
《雪孩子》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雪孩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雪孩子》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5自然段。
3、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教学重难点:
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
教学方法:
自读感悟、合作交流、点拨反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文录音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发生在受伤的孩子和受
伤的白鸽之间的故事,题目是:雪儿。
读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 ···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⑴自由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一说你知道的“我”和雪儿之间的故事,找出问题的答案。
⑵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前面的生字。
⑶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自由说说。
明媚
敷药
喃喃
哀伤
艰难险阻
忠实
盼着
弧线
施展、检查自学效果。
⑴出示词语:
⑵指名逐个读,指名学生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一字多音等方面区分,读准子音。
⑶齐读生字词 ⑷指导书写生字 ⑸指名解词。
明媚:鲜明艳丽
敷药:涂药、搽药 喃喃:小声叨唠
哀伤:非常悲伤
艰难险阻:繁重的困难和危险的阻挡
忠实:忠诚可靠 弧线:圆周的一段,本文比喻白鸽飞行的轨迹盼着:迫切地希望
施展:发挥、显示
三、理清脉络
默读课文,按“盼望--渴望--快慰”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想想每部分讲了什么。
学生自学讨论:
四、精读第一部分
1、导读。
从第1自然段看,你能了解“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吗?从第2自然段看,“我”是怎么对待受伤的白鸽的? 2、讲读。
⑴用○圈出第1自然段中表示情感的词。“向往”是什么意思?“明媚的春光”又是什么意思?你知道明媚的春光指哪些?“我”为什么非常向往明媚的春光?
⑵爸爸捡回一只受伤的白鸽,什么样子?读一读这些语句,说说“我”当时的心情怎样。
用横线画出第2自然段中“我”对刚到家的“小客人”的做法。读一读,谁能概括一下?
为何给它取名“雪儿”呢?
这一系列的做法说明了什么?
⑶过了几天,雪儿和“我”的关系怎样?具体表现是什么?
“飘飘悠悠”可以换成哪个词?“蓝天白云”跟雪儿有什么关系?跟“我”又有什么关系? 3、指导朗读。
4、过渡:“我”的盼望有没有成为现实?请同学们课后预习下面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
⑴钢笔描红。
⑵读一读,比一比,再组词。
2、课后作业
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完成习字册。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继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5自然段。
2、抓住文中关键词句,理解“我”对雪儿的感情,体会“我”的美好心灵和可爱形象。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口述故事的第一部分。
3、“我”的.盼望成为现实了吗?请看地第二部分。
二、精读第二部分 1、导读。“我”了解到雪儿有哪些本领?这使“我”的心情更加怎样? 2、讲读。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描写信鸽本领的词。
用波浪线画出并理解表示信鸽品格的词。
正因为信鸽有以上高超的本领、忠实的品格,人们称赞它是什么?也正因为如此,“我”的情感发生了什么变化?“更盼着”可以换成一个什么词? 3、指导朗读。4、小结并过渡。
三、精读第三部分 1、导读。
自由放声朗读第三部分,侃侃哪些动作能够作者的情感。边读边圈出有关词语。2、讲读。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作者“惊喜--矛盾--快慰”的情感变化。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学生看看“板书”,口述全文。
2、讨论:“我”的腿伤好起来后,会做些什么令父母惊喜一番呢? 3、教师小结: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书后习题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5 雪儿
雪儿本领
雪儿品质
我和雪儿依依惜别
教学反思:
本文以小作者与白鸽的相伴到别离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精读课文时我围绕两个问题以小组为合作形式展开自主探究学习。雪二是只怎样的鸽子?我对鸽子有着怎样的感情?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文后,然后在小组讨论后,最后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在教学中,我抓住课文情感线索,揭示研读专题:在照料“雪儿”的过程中,“我”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其中,为探讨“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一句中蕴含的情感,我让学生组成四人小组,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擦出情感的火花,走入文中,入情入境地理解、感悟。
《雪孩子》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感受雪孩子美好的心灵。
2、掌握看连环画复述课文的方法。尝试着与同学合作表演课本剧。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合”“边”“已”“化”“她”“朵”“从”7个字。会写两个新笔画“横折弯”“横折折撇”,一个新部首“走之旁”。了解“从”的字理演变过程。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录像带或多媒体课件。
有条件的带领学生玩一次雪 ……此处隐藏20340个字……教学要求:
1、通过聆听、体验,能较准确地理解、表现本单元音乐作品的情绪与意境。
2、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小雪花》、《冬妈妈和麦苗苗》,能背唱《过新年》,并能较流利地模唱《过新年》的歌谱。
3、通过欣赏《乘雪橇》,能从音乐中初步感受冬季的异国风情。
重点难点:感受三四拍的韵律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导入新课
自己创编节奏朗读:过新年,喜洋洋,敲锣打鼓鞭炮响。狮子舞,雪人唱,祝愿祖国更富强。
四、学唱歌曲《冬妈妈和麦苗苗》
1、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下雪吗?下雪天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你们知道冬雪对农作物的作用吗?
2、听录音范唱,边听边按三拍子缓缓晃动身体,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3、听老师跟节奏朗读歌词
4、听老师范唱,请小朋友用打击乐器伴奏
5、跟琴轻声哼唱歌词(提示学生尽量唱完四小节后再换气,以免破坏旋律的连贯性)
6、试用不同的力度演唱,比较,哪种比较适合该歌曲(柔和)
7、有感情的演唱(启发学生唱出对雪花的赞美之情)
8、自编动作,边唱边舞
五、欣赏《乘雪橇》
1、初听全曲,不揭示曲名,要求学生专注聆听,并闭上眼睛随音乐展开想象。
2、揭示曲名,复听,找出重复最多的地方。感受音乐的力度变化。
3、再听,体会乐曲所表现的人们欢乐的`心情。
六、小结。作业: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雪”的音乐作品。
第二课时
课题:听:《窗花舞》唱:《过新年》律动:窗花舞
教学要求:
1、通过聆听、体验,能较准确地理解、表现本单元音乐作品的情绪与意境。
2、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小雪花》、《冬妈妈和麦苗苗》,能背唱《过新年》,并能较流利地模唱《过新年》的歌谱。
3、能积极地参与歌表演、音乐游戏、律动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音乐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3、通过欣赏《乘雪橇》,能从音乐中初步感受冬季的异国风情。
重点难点:用歌声表现场面的热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欣赏《窗花舞》
1、欣赏,简介: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在除夕夜时家家户户都要贴窗花,它象征着吉祥幸福。《窗花舞》是芭蕾舞剧《白毛女》中的一段音乐。该舞剧是根据同名歌剧改编创作的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贫苦农民杨白劳和女儿喜儿在地主欺凌下的悲惨遭遇。《窗花舞》描绘了除夕夜晚喜儿等待出门躲债的爹爹回家过年的情景。
2、欣赏,感受乐曲的情绪
3、再听,引导学生说说喜儿的心情是怎样的,边听边撕窗花
4、律动,随音乐手拿做好的窗花,自编动作表演“贴窗花”
四、学唱新歌《过新年》
1、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情绪(《过新年》和《冬妈妈和麦苗苗》听起来有什么不同?《过新年》让你想到什么?心情怎样?)
2、再听,边听边用手拍出红色块中象声词的节奏(敲锣的声音)
3、跟琴轻声哼唱
4、齐唱
5、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如:接口唱等)
6、分四小组活动,两组学生唱歌,一组学生用打击乐器伴奏,另一组学生表演歌舞。
五、小结。作业:收集有关“雪”的作品
第三课时
课题:唱:《小雪花》音乐游戏:堆雪人
教学要求:
1、通过聆听、体验,能较准确地理解、表现本单元音乐作品的情绪与意境。
2、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小雪花》、《冬妈妈和麦苗苗》,能背唱《过新年》,并能较流利地模唱《过新年》的歌谱。
3、能积极地参与歌表演、音乐游戏、律动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音乐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重点难点:用清晰的吐字优美的声音演唱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复习歌曲《冬妈妈和麦苗苗》
四、新授歌曲《小雪花》
1、谜语导入:叫花不是花,夏天不见它。寒风吹来时,飘落千万家。
2、听录音范唱,身体随音乐摆动
3、听老师范唱,做简单的动作
4、跟录音轻声哼唱
5、师找出不足之处,分句模唱
6、齐唱
要求:歌曲虽为三拍子,但不能按强弱规律过分突出强拍,要用轻柔、灵巧的声音演唱。延长记号不是自由延长,只是延长上面有延长记号的那个音。
7、歌表演
8、分组说一说,同学们还知道哪些有关“雪”的歌曲
五、音乐游戏《堆雪人》
游戏规则: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选一名“雪人”。教师给每一组的最后一位学生发一长节奏卡片,当老师发出口令后,各组最后一位学生根据卡片上的节奏谱,逐条在前面同学的背上拍出……最后由“雪人”将节奏写到黑板上。那组既快有正确便获胜。
六、小结
第四课时
课题:听:《滑雪歌》汇报有关“雪”的歌曲
教学要求:
1、通过聆听、体验,能较准确地理解、表现本单元音乐作品的情绪与意境。
2、初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小雪花》、《冬妈妈和麦苗苗》,能背唱《过新年》,并能较流利地模唱《过新年》的歌谱。
3、能积极地参与歌表演、音乐游戏、律动等生动活泼的音乐学习活动,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音乐创造力和合作能力有所提高。
重点难点:表演时自然大方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师生问好
三、复习本单元的歌曲
1、复习《冬妈妈麦苗苗》
A齐唱
B歌表演
2、复习《过新年》(请部分同学用打击乐器伴奏)
3、复习《小雪花》(边唱边做简单的动作)
四、欣赏《滑雪歌》
1、导入:下了一夜的雪,第二天早上大地盖上了厚厚的一层白棉被,小朋友们兴奋极了,拿出自己心爱的滑雪板准备滑雪……
2、欣赏,简介:《滑雪歌》是动画片《雪孩子》中的插曲,这首童声独唱歌曲以轻快流畅的旋律、富于特性的节奏,为我们展示了北风呼啸、大雪分飞的冬景,以及孩子们在银白色的世界里快乐地堆雪人、滚雪球,与雪孩子尽情滑雪玩耍的动人画面。
3、欣赏,感受全曲欢快的气氛
4、欣赏,复听全曲,请学生讲出雪孩子的可爱之处
5、试着哼唱
五、汇报收集的“雪”的歌曲
1、分组汇报(《我爱你,塞北的雪》、《雪绒花》、《踏雪寻梅》等)
2、老师评价
六、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