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年级科学《纸》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科学《纸》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科学《纸》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通过参与活动,知道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并能把纸的特性和用途联系起来。
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工具积极、主动地探究“不同用途的纸”。能用对比实验观察比较纸的性能,初步感知物体的性能与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乐于探究、团结协作的态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去观察研究纸的性能,在研究纸的活动经历中感知物体的性能与用途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经历自行设计和进行对比观察实验的过程。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纸、按组准备同样大小的牛皮纸、报纸、日历纸、餐巾纸、红墨水,滴管,烧杯,量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我们身边有哪些纸做的物品。(电脑出示)如皮鞋盒子、粉笔盒子、一次性杯、纸鱼、挂历……,那么,这样的纸制品是不是都是同一种纸做的呢?为什么不是?
确实生活中的这些纸的物品都不是同一种纸制成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不同用途的纸。板书课题。
课前让大家收集各种不同的纸张,哪个小组上台来说说你带来了哪些纸样、有哪些用途?(小组汇报、展示收集纸样)
二、实验探究,获取信息(研究纸的吸水性和抗拉伸性)
1、研究纸的吸水性
你们收集的纸样真多,师指其中一份问:我桌子上洒了些水,选哪种纸擦效果好,为什么?
到底谁的吸水性强呢?有没有好的办法来证明?比一比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多又好?
你们准备用怎样一个实验来证明你们的猜想?请小组交流,说说实验的具体步骤,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
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小组的方法?(小组汇报、质疑)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滴
分别往每一种纸上滴一滴水,看哪种纸上的水印“长”得最大。“长”得大的说明吸水多,“长”得小的说明吸水少。
谁有补充吗?
对,因为只有滴相同多的水,才能正确比较出水印的大小。为了公平,我们把这四种纸裁成相同大小,这样比较更准确。研究时还要借助滴管来滴这一滴水?(教师出示滴管,讲解、演示滴管的用法。)
(2)、挤
将所有的纸都放在水里浸湿,然后分别将每一种纸上的水挤到杯子里,再来比较哪一杯里装的水多一些,就说明哪种纸吸水吸得又快又多。
谁有补充?
时间要一样。纸张大小也要一样。(如没人答师要启发)
(3)、降
我们组的方法是将同样大小的纸分别同时放入四杯水中,同时拿出来,再比较这四杯水降低了多少。降低多的吸水多,降低少的吸水少。
师提醒:四只杯要一样大,四杯水要一样多才可以。
(4)、沉
把纸同时放在水面上,先沉下去的吸水多,后沉下去的吸水少。
在放纸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纸不能叠在一起放。放的纸稍微小一些好。)
(5)、晒
同样大小的纸,同时浸入水中,又同时拿到太阳底下摊开晒。先干的吸水少,后干的吸水多。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你们真聪明,想到这么多方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讨论一下:你们实验时需要哪些物品?老师给每个组准备了四种常见的纸,请每组派一人上来领取材料后开始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小组汇报、质疑
那么吸水性强的纸有什么用呢?吸水性弱的纸又有什么用呢?(小组讨论交流)
2、研究纸承受拉伸能力
接下来做个游戏:比一比谁的力气大。看谁不容易被拉断。先来猜一猜哪张纸不容易断。
师讲实验方法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
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承受拉伸力强的纸有什么用途呢?承受拉伸力弱的呢?
师举例说明应用:牛皮纸制作的纸袋、购书中心包书的纸等利用了它的拉伸性好。现代的科技发展使人惊叹,由于能源的短缺,有人提出用纸来造房子,你们猜猜,纸真的能造房子吗?如果用纸来造房子,纸必须具有什么性能?(很强的抗拉伸力和抗弯曲性)。
三、总结交流,探究延伸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性,所以它们的作用也不一样,就像我们桌子上的水,要用吸水性很强的餐巾纸来擦;而我们写字就要用书写纸来写,因为它吸墨均匀。现在请大家把自己带来的纸样拿出来,一起来分析它们有什么样的特性。各小组内每人简介自己的纸样。
纸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它的用途不同,你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纸吗?小组互考,说说收集的纸样适合用在哪里。
今天大家学习都很认真,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关于纸的知识远远不止这一些。总的来说,纸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课后各小组要继续研究,查资料,多获得有关纸的信息。把收集来的资料编辑成小报,我们再进行评比。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式教学,突出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在“做”中学到知识。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探究学习还处于最低层次,自主探究、设计实验、实验方法等能力还刚起步,所以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学生能想出更多的办法来证明就行了。另外在探究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千万不能什么事都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课堂上就会出现学生无事可做,不知做什么事的局面。另外,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要做到有序,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的有序性上还要多研究。
三年级科学《纸》教学设计2教学准备:
1.自己收集的各种纸样品,一些纸制品。
2.剪刀、胶水。
3.教师准备牛皮纸、复写纸、蜡光纸等,每人1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不同用途的纸
1.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到的各种纸样,说说它们的用途。
2.小组内交流各种纸样,允许相互交换。
3.教师补充介绍几种特别的纸。
二、体会牛皮纸和复写纸的特性
1.每人发一张牛皮纸,观察它的特性。
2.牛皮纸和普通白纸比较,哪个方面特别不同? ……此处隐藏2864个字……识:
1.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纸,说出它们在生活中的用途。
2.了解纸的发明史,懂得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生产出不同特点的纸张,方便了生活。
3.知道纸的吸水性、结实程度、防水性能不同,根据这些纸的特性,不同的纸做可以成不同用途的物品。
4.了解蔡伦改进了造纸的工艺和材料,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科学探究:
1.在纸的吸水性实验设计中能运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即: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设计完成实验。
2.能设计实验了解纸的结实程度、防水性能,在实验操作中控制好变量与不变量。
科学态度:
1.知道与人合作的重要性,懂得小组之间合作交流、分享实验成果。
2.进一步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
3.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
4.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知道节约用纸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中的纸的种类越来越多,知道科技改变生活。
【教学重点】
了解纸的吸水性、结实程度、防水性能有强弱,生活中根据纸的特性可以做成不同用途的纸制品。
【教学难点】
在纸的吸水性实验中能运用差异法设计实验。即: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一个条件,并在实验操作中能控制好变量与不变量。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1.水槽、红水、胶头滴管、烧杯、宣纸、报纸、A4纸。
2.课件、实验记录单
学生材料:
1.各种纸:牛皮纸、卡纸、A4纸、毛边纸、书写纸、餐巾纸、报纸、宣纸。
2.两张边长为5cm的正方形A4纸、油画棒
3.大小一样的三种纸6套(宣纸、报纸、A4纸)
】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纸,你知道哪些纸呢?
2.生:餐巾纸、牛皮纸、作业本纸……
3.师:这些纸做的生活用品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
4.生:餐巾纸吸水性强可以擦嘴巴;
生:牛皮纸结实可以做包装袋;
生:作业本纸光滑不渗水可以写作业……
5.师:是的,我们工作、学习、生产、生活、医疗、娱乐各个方面都会用到纸。纸的作用很大,纸已经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资源了。
6.师:纸是怎么来的呢?
7.播放视频,介绍纸的发明史。
8. 谈谈你对纸的发明史的看法。
[设计意图:课件展示作业本、餐巾纸、牛皮纸袋、报纸、纸杯。学生通过观察交流,了解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纸及它们的用途,教师掌握学生对纸的认知程度,同时板书课题:13.纸。通过观看视频,了解纸是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要,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方法,发明的新材料。知道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探究过程
1.多方面比较纸特性的不同。
师:生活中的纸多种多样,也有着不同的用途,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纸进行研究呢?
生:颜色、薄厚、软硬、光滑程度、吸水性、透明程度等等。
2.谈话过渡到纸的主要特性
师:在这些特性中,哪些特性是比较重要的呢?
生答:吸水性、结实程度等。我们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考虑。
师:如果你实验时在实验桌上洒了水,你打算用哪种纸擦干最好吗?为什么?
生:餐巾纸,因为它的吸水性最好。
师:如果你打算从网上购买一双鞋,商家会用哪纸包装合适呢?为什么?
生:做纸箱的瓦楞纸,因为它结实。
师:过年啦,你们家要招呼客人,需要一次性纸杯,你会选择什么样的一次性纸杯?
生:选择结实、厚一点、不渗水的纸杯。
师:同学们刚才说到了纸的吸水性、渗水性、结实程度,这些都是纸的特性。
师:如果你手中没有餐巾纸,只有作业本纸,用来擦桌子上的水,效果会怎样?为什么?
生:效果不好,因为作业本纸吸水性不好。 师:哪种纸的吸水性好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思考纸的特性,过渡到实验探究环节,探究纸的特性。]
2.实验探究活动
实验一:探究纸的吸水性
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档案袋,打开看看里边有什么纸?
生:宣纸、报纸、卡纸
师:同学们先猜猜看它们吸水性强弱的顺序是什么?请将你的预测结果记录在实验单上。
师:你猜测的一定准确吗?怎样证明?
生:不一定正确,通过实验来证明。
师: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滴管(课件视频演示滴管的使用方法),你能用它来设计实验吗?实验时需要注意什么呢?
生:时间、高度、纸的大小、观察角度等。
[设计意图:全班讨论交流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按照课件中设计对比实验的提示,不断完善,让实验更严谨。例如:如何做到一样的高度;如何让三种纸吸水的时间一样长;如何观察;最后如何观察记录等。]
师:小结实验步骤:
(1)先将三种纸准备好
(2)三位同学练习正确使用滴管,熟练操作用滴管滴一滴水的量
(3)另一位同学观察同伴将滴管放置三种纸一样高的位置同时滴一滴红水
(4)三秒之后同时观察水渍的大小比较纸的吸水性
(5)记录实验结果
师:课件出示实验注意事项:
(1)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实验
(2)注意实验的准确性
(3)及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生:合作实验,记录结果。
[设计意图:展示学生填写的实验报告单并小结宣纸的吸水性最强,报纸的吸水性适中,卡纸的吸水性最弱,同时板书:宣纸的吸水性最强。]
实验二 纸的结实程度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同一张报纸从不同的方向撕开用力的大小不同呢?
师:演示讲解纸的横向、纵向,你认为哪种情况结实呢?
生:需要做实验比较。
师:平时我们比谁劲大用什么办法?
生:扳手腕。
师:怎样让纸也来扳手腕?
生:用两张纸条,一张横向,一张纵向十字交叉拉一拉。 师:怎样比才公平?在比较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
生:纸的大小相同,两个人用的力气相同,要同时用力拉,每种情况最好做三次,更准确。
师:你能用老师准备好的三种纸条比较纸的结实程度吗?
生:完成实验,记录结果。
[设计意图:这个实验的设计环节需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完成,仍然是采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时引导学生先预测再合作完成实验。教师要实时观察学生做实验的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指导学生正确实验,完成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