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形状特征。
2、通过游戏活动,正确感知正方体的六个面,知道正方体有六个正方形的面。
3、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活动准备:
正方体摋子一个,彩色正方形六个,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七彩蛇送礼物
1、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课件1)(七彩蛇)七彩蛇身上有几种颜色呀?(七种)那是哪些颜色呢?(粉色、橙色、蓝色、金黄色、绿色、紫色、白色)
2、今天七彩蛇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一个彩色的礼物,想不想看呀?我们一起说:“一、二、三”。
3、是什么呀?(彩色的摋子)
(二)游戏:玩摋子
1、你们看,摋子上有哪些数字呀?(1—6)
2、现在我们来玩“抛摋子”的游戏。
(1)幼儿边拍手边出声数数;
(2)幼儿拍手时要求不出声,增加难度。
(三)认识正方体
1、彩色摋子真好玩!我们来看一看,数字1住在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家里呀?出示“图片”
2、依次观察数字2—6,依次出示其余“图片”。
3、观察完整的“正方体展开面”
①数一数:有几个图形呀?(六个)
②看一看:每个图形都是什么形状呀?(正方形)复习一下正方形的基本特征。
③比一比:每个正方形一样大吗?(一样大)
④呀!六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加上数字,就变成了这个好玩的摋子。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正方体”。叫什么呀?
⑤小结: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教师边说边演示六个面)
⑥幼儿讲述正方体以上特征。(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四)游戏:找找正方体
1、你们看,(课件2)现在七彩蛇要来考考你们,请你们找一找,这张图片里面有哪些东西是正方体?
2、彩色摋子是正方体,小朋友,你们家里有哪些东西也是正方体的呀?
(五)制作正方体
1、今天你们的表现真棒,七彩蛇要给你们颁奖啦!(课件3)(播放音乐)
2、现在请你们去动手做一做,看看七彩蛇给你们的奖品是什么?(幼儿人手一份制作)
(六)游戏:同伴玩摋子
1、七彩蛇送给你们的奖品是什么呀?
2、现在我们一起去教室玩摋子吧!
正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猜想、操作、想象、推理、探索等数学活动,自主探索长方体、正方体关于面、棱、顶点的特征,理解长方体长、宽、高的含义。
2. 立足想象与操作,自主探索并发现长方体顶点、棱、面之间的关系,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3. 在自主探索长方体和正方体特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把握特征,培养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空间观念的培养。
教学准备:
课件、模型、搭长方体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数学图形,你认识它们吗?(认识)
师:那这个图形叫什么?这个呢?这个……
师:在这些图形里,你能分辨哪些是平面图形,哪些是立体图形吗?(能)
师:你上来试一试。请将是平面图形的拖到左边,是立体图形的拖到右边。
师:同学们,他做的对吗? (对)
师:很好,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立体图形的世界,更深入的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板书课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
二、新授
1.说一说生活中的长方体和正方体
师: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
师:我们周围许多物体的形状都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正方体也叫立方体)。
2.认识长方体
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长方体。请同学们看,在长方体中,老师手摸得这些平平的地方叫做长方体的面,然后面与面相交的这条线就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这个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
师:同学们的桌上都有一个长方体的物体。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下面这些问题摸一摸你的长方体。
(1)长方体有( )个面。
(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
(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4)长方体有( )条棱。
(5)哪些棱长度相等?
(6)长方体有( )个顶点。
师:你们有答案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师:通过刚刚的活动我们知道了:长方体一般是由6个长方形(特殊情况下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3.制作长方体,认识长、宽、高
交流:
师:同学们,刚刚我们初步认识了长方体,你们想亲自动手用小棒做一个长方体吗?(想)
师:那想要搭成一个长方体,需要几根小棒呢?(12根)
师:为什么是12根?
师:给你12根一定能搭成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师:老师这里有4种方案,请大家思考一下,哪些一定能搭成长方体,哪些一定不能,为什么?
操作:
师:同学们想好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出示任务要求:
(1)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案,小组合作搭一个长方体。
(2)进一步思考其他方案可不可以搭成,为什么?
(3)思考在搭长方体的过程中自己的发现。
学生操作
反馈:
师:同学们完成了吗?请问哪些方案不能搭成长方体?
方案2
师:这些方案都用了12根小棒,为什么唯独2号方案不可以搭成长方体?
预测1:2号方案黄色小棒不够了,而蓝色的多了一根。
预测2:每种长度都应该是4根才够,否则搭不成。小结:长方体有12条棱,分成3组,每组都是4根。
师:哪些学生是按方案1搭的长方体。(拿一个作品展示)你们在用这个方案搭长方体的过程中,你们有哪些发现?
预测1:每种长度都有4根。
引导学生指一指模型并板书:分成3组,每组4 ……此处隐藏18645个字……/p>
生:长方体
每生拿一个长方体观察。
班内汇报:
长方体是长长的,方方的,有六个面……
生动手摸长方体
汇报:摸上去是平平的。
生推
汇报:
推着它会走……
生拿着长方体进一步感知特点。
学生活动:感知正方体、球和圆柱这三种形状的物体的特征,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
正方体看上去方方正正的,也有6个面,每个面也是平平的,,每个面大小一样,放在桌子上推一推平着向前进……
学生拿着正方体感知特点
生:圆柱看上去像柱子,上下一样粗;摸一摸中间是圆圆的,上下是平平的,倒在桌上可以往前滚……
学生拿着圆柱进一步感知特点。
生汇报;球是圆圆的;摸上去没有平平的面;可以向四面八方滚动……
通过让学生观察熟悉的实物、小组合作按照样子相像的标准分类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
这一环节,认识长方体,由教师引导,达到对学生认识物体方法上的指导作用。然后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推一推、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独立尝试认识正方体、圆柱、球的特点。活动中让学生眼、手、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产生感性认识并建立起名称与形状相对应的表象。
实
践
与
应
用
1、课间活动:引导学生看动画片。红红和聪聪为机灵狗盖房子。在动画片中,有哪几位我们认识的新朋友?
2、说一说
师:其实这些形状的物体藏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请同学们找一找,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
老师也从生活中找来了一些物体,你们能说出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吗?(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3、完成数一数
请同学们打开书翻到30页
(1)请同学们从左边的图中数一数有多少正方体、有多少长方体、多少圆柱和球,然后把数出的结果分别填在()里
⑵数一数每个图形是由多少小方块组成的。
师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摆一摆。
4、游戏:摸物体
按形状名称摸物体。老师和一个组的同学示范。然后各组照样子做。
作业:回家每个人用像皮泥捏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和球给爸爸、妈妈看。
学生汇报。
生自由发言:冰箱是长方体的、衣橱是长方体的、地球仪的包装盒是正方体的、……
生抢答。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订正。
生自己完成
汇报订正:学生在幻灯下数,有的数了3块儿、有数了4块儿。
生自己拿出小方块来摆一摆再数一数。
学生游戏。
动画片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得到休息,同时让学生体会我们认识的物体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和体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使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
通过游戏,让学生在玩儿中学,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