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鹰学飞》教学设计优秀

时间:2025-07-02 18:11:04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优秀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优秀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鹰学飞》教学设计优秀,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优秀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虚心 学习、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在分角色朗读中,体会故事的蕴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件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课件)小朋友们看,它就是老鹰。老师告诉你,鹰是鸟类飞行冠军。它的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也要从小慢慢地学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鹰到底是怎样学会飞行的。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字

1、自由读课文,把要认的字在课文中圈出。

2、出示词语:小鹰 跟着 急促等词

重点讲解:

1、 小鹰跟着老鹰几次学飞?分别飞 到哪? 说了什么?老鹰又是怎么回答的. ?请同学们按自然段读,找出这样的句子。

2、 师生互动

(一)小鹰第一次学飞的过程。

(出示小鹰飞过大树图)试问:如果你是小鹰,当你飞到大树的上面时,心情怎么样?又想说些什么呢? (高兴、开心、快乐)(我已经会飞了)

(1) 那怎样读出开心的语气呢?(生试读)

(2) 小鹰那么开心,可老鹰怎么说?(评论说)

(4)“还不会飞”是什么意思?

(5)读出老鹰不满的语气。

(6)自由读2、3自然段(读后加动作表演)

(二)小鹰第二次学飞的过程。

(1)指名读4、5自然段 。

(2)谁来汇报小鹰第2次学飞的过程。

(3)想象练说:见过山吗?高不高?树和山比起来怎么样?

(4)指导朗读。读4、5自然段。

(三)学习小鹰第3次学飞的过程。

(1)老鹰还是不满意,这时小鹰是怎么做的?(汇报)

(2)思考:还从哪里能看出小鹰飞得很拼命? (急促的喘气)

(3)讨论小鹰的说话语气(分组讨论)。

(4)认识省略号。

(5)思考:你还从哪里也能看出小鹰飞得拼命?(齐读体会 )

(6)老鹰向头顶指了指说,小鹰看到了什么?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我们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学无止境 一往无前,不断苦练,永不止步)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个寓言,把道理牢记在心。一学生读老鹰,一学生读小鹰,大家读旁白。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优秀2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会用“已经”说话。

2、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教学重难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展开讨论,总结,使学生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鹰学飞》,学生齐读课题。

这节课咱们就去看看小鹰是怎么学飞行的,好吗?

2、不过,老师先有个要求,希望现在我们就是一只只小雏鹰,像课文中的小鹰一样飞起来,但是我们要飞进课文中去,飞进知识的海洋中去。下面先来词语闯关。

出示词语:摇摇头 总算 鼓起劲 拼命 急促 头顶 盘旋 吧 老鹰 矮小 喘着气

谁愿意领着大家一起读,领读,齐读。(结合学生的表现,可以评价是怎样地一只小雏鹰。)

3、大家的表现真棒,那你们还记得小鹰在学飞时飞过了哪些地方呢?(可以指名请几位学生回答,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板画并板书:大树、大山、白云下面)

谁能连起来说说小鹰飞过了哪些地方?小鹰先飞到了( ),接着飞到了( ),后来又飞到了( )。

看来小鹰学飞是慢慢提高来的,那我们的学习也要这样,一步步来。

二、精读训练。

(一)第一次飞行(精读1-2节)

1.请小朋友打开语文书自己读一读1.2自然段,边读边想:小鹰首先飞到了哪里?他有什么反应?(根据回答把小鹰贴在大树上)出示句子。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读了这句话后你觉得小鹰心情怎么样?

2.交流(高兴)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高兴地 喊 )

3.他为什么这么高兴?(从来没有飞行过的小鹰第一次就飞到了大树上面)是呀,怪不得小鹰忍不住地喊了起来(我已经会飞啦!)此时的小鹰是多么地高兴,多么地兴奋,小朋友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小鹰此刻的心情。指名读。

4.教师评价。(你真是一只会读书的小雏鹰!或者:朗读就像飞行,需要努力,希望再加把劲!)

5. 小鹰认为自己会飞了,很高兴,很满足,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师引生读)

那小朋友你们已经学会了什么本领呢?(可以引导学生从写字、骑车、溜冰、跳绳等进行说话,不要多请,指名3个左右。为了不要局限化,师可进一步引导:不单是学会的本领,发生过的事情也可以用“已经”来说。比如:夏天已经过去了。我已经上2年级了。再指名说说。)

6.从刚才的回答中老师知道小朋友已经学会这么多的本领,真了不起啊!真为你们高兴。小鹰第一次飞行就飞到了大树的上面,它感到很高兴,很满足,可是他真的已经学会飞行了吗?

7.老鹰也是这么说的,谁来读读老鹰的话?(生读)

听了老鹰的话,你明白了什么?(指名交流)作为鹰,飞得只比大树高,根本不能算会飞,还差得远呢,必须继续学飞行。你觉得老鹰怎样?(指名交流)谁来当当老鹰,对小鹰应该怎么说?(亲切、和蔼又严格)(指名读,评价)

我们一起来当一回老鹰,提醒一下这只高兴的小鹰,好吗?(齐读)

过渡:小鹰听了老鹰说自己还不算会飞,它心里会怎么想呢?指名交流

指导同桌合作分角色朗读,一个扮演小鹰,一个扮演老鹰。让学生先练习,再指名表演。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小鹰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三、四自然段。

(二)第二次飞行(师边扶边放引导生学习3-4小节)

1.谁来说说小鹰是怎么做的呢?

生回答:小鹰又跟着老鹰向上飞。师:看来小鹰没有放弃,仍然在努力。

追问:他们飞到了哪里呢?(移动小鹰图片)

此时小鹰有什么反映?(出示句子: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面, ……此处隐藏1824个字……,说明当时小鹰的心情真的很激动,很高兴。我们再一起来喊一喊。

2、小鹰认为自己会飞了,很高兴,很满足,它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你也能用“已经”说一句话吗?(指名说话)

3、小鹰飞到大树的上面,它学会飞行了吗?

4、鹰妈妈也是这么说的,谁来读鹰妈妈的话。

5、鹰妈妈说这句话是希望小鹰怎样?

6、是啊,鹰是鸟类中的飞行冠军,飞得只比大树高根本不能算会飞,还差得远呢。我们一起演一演当时的情景吧!男孩子当小鹰,女孩子当老鹰,旁白我们一起来读。(生分角色读)

(三)第二次飞行

1、听了鹰妈妈的话,小鹰怎样做了呢?老师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第三、四两小节,找找老鹰和小鹰又会说什么?

2、这一次,小鹰飞到了——大山的上空。(师板画)(生贴图)

3、想象练说:你们见过山吗?高不高?树和山比起来怎么样?想象一下,小鹰从树上飞到山顶,会遇到哪些困难?

4、小鹰在飞行的过程中要克服那么多困难,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呀,所以,当他飞上山顶时,感到自己很了不起,心情就特别的——高兴。

5、谁来做回自满得意的小鹰?

6、请男孩子一起来读读。女孩子们也来试试看。

7、小鹰越飞越高,你们为它高兴吗?老鹰有没有为自己的孩子高兴呢?

8、鹰妈妈是怎们说的呢?鹰妈妈是要告诉小鹰什么?

9、老鹰说的话真有道理,对于见识过真正飞行的老鹰来说,小鹰能飞到大山的上空根本不算什么。拿起课本,把我们刚才体会到的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吧!

(四)学习第三次飞行

1、小鹰很努力地飞,终于飞得比大山高了,还真有点累啊!可是老鹰说,飞的只比大山高,还不算会飞,小鹰只好继续往上飞。

2、这一次小鹰飞到了哪里?

3、飞到大山上面,小鹰已经很累了。现在飞到了更高的天空,小鹰是怎么飞的?(鼓起劲,拼命飞)让我们学学小鹰也来拼命地飞一飞。(飞起来,翅膀用力扇啊!大树不见了,大山变得矮小了,继续往上飞,再飞高点,再往上……)

4、小鹰用尽了全身力气,终于飞到了更高的天空。这时它急促地喘着气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

5、他现在说起话来怎么样?(断断续续),课文中用了一个标点符号来表示(省略号),所以在这里省略号就表示(语气的停顿)小鹰气喘吁吁,它这时还像刚才那么得意吗?谁来学学现在的小鹰说话?

6、听了小鹰的话,老鹰向头顶上指了指——说:“孩子,你往上看。”

7、往上看,你看到了什么?(只见白云的上面还有几只鹰在盘旋呢)

8、“盘旋”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动作来表示表示?老鹰要小鹰往上看是什么意思呢?小鹰看到白云上面还有鹰在盘旋,它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呀?它又会怎么做呢?

8、三次飞行,小鹰说了三次话,你们会读吗?(出示三句话)请一位小朋友读这三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小鹰有什么变化?

9、小鹰在老鹰的鼓励下,飞得是一次比一次(高),越飞越高的小鹰也越来越虚心了。

三、小结全文。

师:课文我们学完了,你学到了什么呢?

师:小朋友,学习飞行是没有止境的,其实学习其他任何一种本领,都一样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向前看,不断学习,才能永远前进。下面老师送几个成语给小朋友,希望小朋友们像小鹰一样,不断进取,一往无前,学到更多的本领。让我们再次捧起课文,和小鹰一起,跟着老鹰再把我们今天学到的飞行本领复习一遍。(齐读课文)

四、指导书写生字:旋。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优秀4

一、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利用生字卡片正音,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3、自由轻声读,读通句子;

4、再读课文,划分自然段,考虑小鹰在学飞过程中一共说了几次“自身会飞了”,是怎么说的?用直线画出,交流(多媒体出示)

5、指名分自然段读,考虑小鹰说这些话时到底学得怎样?老鹰怎么回答的?

(“初读”阶段共让学生读了四遍课文,这不只是学生的读书有了量的保证,而且不同的要求与形式让学生每次读书都有新的目标,读得更有兴致。扎扎实实抓实“初读”,完完全全让学生“自读”,也就是让阅读教学过程变成了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的过程。)

二、学习小鹰第一次试飞(第一、第二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小鹰飞到大树上)小鹰怎么说?〈体会“高兴”、“喊”、“已经”等词的含义〉读出高兴的语气。

2、老鹰是怎样回答的?老鹰为什么这么说?感情读老鹰的话(亲切、和蔼)

3、齐读、男女分角色读。

三、按上述方法,带着三个问题学习小鹰第二次试飞(第三、第四自然段)。

1、小鹰怎么说?

2、老鹰怎么回答?

3、老鹰为什么这么说?

自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怎样读好它们的话,交流,朗读。

四、同样带着三个问题学习小鹰第三次试飞(第五、第六自然段)。学生自由读课文,自身解决问题,然后再交流朗读。

教师注意重点词的.理解。

“鼓起劲”、“拼命向上飞”,不但描述了小鹰用出全身力气刻苦练习飞行的样子,而且说明越往高处越难飞。

“飞呀,飞呀”是说小鹰反复地练飞,“急促地喘着气”是说快而短促地喘着气,可让学生来扮演,体会小鹰由于刻苦练习而练得很累,连呼吸也变得快而短促了。这时,小鹰用探问的语气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小鹰用肯定的语气说明它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不只提高了飞行身手,而且变得虚心了。学生扮演朗读。

老鹰对小鹰的话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让小鹰再往高处看。小鹰看到更高处“还有几只鹰在盘旋”,“盘旋”是环绕着飞的意思。这说明鹰还可以飞得更高,也就是说,飞行的身手是没有心头的,因而学习也是没有止境的。

(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小鹰第一次试飞时,教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学第二次试飞时,半扶半放引着学生分析朗读,在学小鹰第三次试飞时,教师适度放手,让学生运用方法自学,教师只是在一旁画龙点睛,引导学生利用重点字词体会分析。)

五、朗读全文。

1、齐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读。

3、全体起立,自由扮演读。

(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他们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当堂扮演,学生充任课堂的主角,一方面运用自身的扮演对文本作个性化的诠释和理解,另一方面又使自身的多种才干在扮演中得到提高和展示,这不是一举数得的好事么?)

六、联系实际谈体会:

小朋友,你们在学习新身手时,也像小鹰遇到过困难吗?你们是怎么战胜困难,获得胜利的?各自交流谈体会。再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挑两个典型事例在班上交流。

(联想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非常重要。同时让学生活学活用,拓展了课本知识,这应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小鹰学飞》教学设计优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