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05 13:47:04
美术教学设计

美术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美术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德育目标]:能从对比的角度,就作品的造型与色彩发表自己的看法。

[智育目标]:知道色彩与造型给人的感受大多缘于比较。

[素质发展目标]:了解艺术作品中比较常用的一些对比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学生能否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教学难点]: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学生能否发表与众不同的见解。

教学准备

与教材有关的图片、VCD、投影资料。

学生活动设计

课下学生自己搜集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引导阶段: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绚丽多姿的,有数不清的形与色(形是物体的形状,色是物体的颜色),而且你们每一天一睁开眼就能看到它们。现在,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在你们的记忆里,有哪些有趣而又奇怪的形状呢?请同学们说一说。

教师小结:同学们刚才说了好多奇怪而有趣的形与色,现在来看一下我们教材中提供的十多张图片,请同学们逐一浏览一下,然后说说“哪张图片最吸引你?”

教师小结:出示课题:形形色色的世界

(二)发展阶段

教材图片欣赏、问答。

1、两只红色的鸟

提问1:在这张画上你首先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

提问2:两只鸟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因为它们的色彩是红色的,绿色的环境中最能衬托出红色的艳丽,所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两只鸟,两只鸟一前一后,前面的一只形象比较清晰、具体,我们能够欣赏到它美丽的羽毛及长长的喙,后面的一只较模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平面的色块,这样,能使前面那只鸟的视觉效果更加突出,它是画面的主体。在绘画时,我们可以借鉴这样的方法。

2、彩色热水瓶

提问:彩色热水瓶的造型象什么?你会挑选哪种颜色的热水瓶,为什么?

教师小结:热水瓶的造型憨态可掬,跟企鹅有些神似。设计师在设计时的灵感往往来源于自然中的某些物体。这些热水瓶的色彩亮丽,相信大家都会喜欢的。

3、鲜艳的花朵

请同学们眯起眼睛观察这张画,然后看老师的投影展示,并回答问题:为什么黄颜色的郁金香在画面中显得最突出?

教师小结:因为黄色最淡而被凸显出来,我们将这称为明度对比。

4、美丽的服装

这套美丽的服装让人联想起鱼缸里的小金鱼,你看那条蓝白条纹的裙子,让人联想起大海,红色的腰带就像大海上的霞光,冷暖色调形成对比。衣裙的宽松与腰带的合身形成对比,衣裙的若干细花纹与腰带的粗犷形成对比,三个对比使腰带成了这套服装的点睛之笔。

5、现代家具

由黑白两个主色构成,显得简洁,橙色的靠垫让人愉悦,画面中三个靠垫特别引人注目。因为它是橙色的,是暖色调中的一种重要颜色,暖色有“前进”的特点,所以引人注目,特别醒目。

6、北京故宫角楼夜景

角楼的造型,华丽中带着庄严,在霓虹灯光的海洋中让人联想起仙境,以为到了蓬来仙岛,玉皇大帝的天宫似的。背景的天空是冷色的,灯光使建筑显示出明亮的暖色,强烈的对比,使建筑更加流光溢彩,突出了建筑的主体地位。

7、舒适的沙发——(鲜艳色彩的组合)

这只沙发的造型很简洁,颜色却很鲜艳,你觉得它比较适合给哪类人使用?为什么?

这只沙发颜色爆满,对比强烈,显得非常活泼,我觉得它比较适合给儿童使用。

8、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奇妙的造型,洁白的主体建筑)

在蓝色天空及绿色草地这两大块冷色的衬托下,白色的建筑看上去带点暖色,物体的颜色给人的感觉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9、上海浦东陆家嘴的景色——(造型设计新颖的建筑群,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电视发射塔,其次高的是“经贸大厦”,以及有两个圆球的`“国际会议中心”。

10、长城的秋天

秋色中的长城,笼罩在柔和的夕阳下,呈现金黄(橙黄)的色调,显得灿烂、辉煌。

室内装饰图片欣赏。

三、教师总结:同学们刚才欣赏了教材及教师提供的各类图片资料,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它们只是形形色色的世界的一小部分,世界是奥妙的,充满了无数的奇怪而有趣的形与色,同学们应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去发现、去领悟生活中的美,并把这种美用美术语言表达出来。

四、课后拓展

在以后的郊游或班队活动中,就看到的景物的造型、色彩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反思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各种事物的形状、色彩是非常非富多样的。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感知能力、知道如何去感受、分辨事物在形和颜色上的这种异同,是我们美术课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如果机械的去分析,就容易使低年级的学生感到很枯燥。

这节课我充分利用了美术课的形象直观的特点,精心选择了这些在形和色彩上存在异同的这些图片,以直观对比的手法使学生了解了色同形异、形同色异的这一些规律,在短短的40分钟之内,较好的达到了教学效果。

比如本课一开始我展示了积压种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这些事物的图片,进而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进行小组讨论。我展示有代表性的图片有,两幅冰雪世界的图片它反映了色调是相同的,但形状是不相同的。还有两幅长城的图片,一幅是暖色调的,另一幅冷色调的。它的形状相同但色彩不同,还有两幅花卉的图片,白色的给人安静,红色的花使人产生一种热烈的感觉。这种对比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形状、色彩和异境这些角度观察事物的能力得到了一种煅炼。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妈妈的服装,看一看朋友的家里是如何布局的,提示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物去观察。

美术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多角度、多视点欣赏、评述《捣练图》;

(2)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

(3)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

(4)学会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查阅、收集资料的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后分析、解决问题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提高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欣赏、审美水平;

(2)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特别是唐代仕女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3)了解唐代历史,激发学生 ……此处隐藏12720个字……p>

在沙地上能做些什么。

1、让学生充分、尽情地玩,寻找到能做的一件事,如:图画、写字、浇水、堆沙造型等。

2、学生说一说,自己在沙地上做了什么。

二、发现堆沙造型

引导学生看一看,交流自己堆沙造型的方式和方法。

三、选择方法尝试

1、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选择方法。

2、现场演示,指导能力强的学生利用塑料桶、一次性水杯、沙滩玩具的模具等进行较为复杂的堆沙造型。

3、指导学生对堆沙造型进行再塑造,即雕的方法,包括铲、挖、切等。

四、沙雕造型表现

采用分小组合作表现的方式,有利于观赏效果和培养同学之间的协作意识。

一、 即兴述说表演

1、学生根据小组作业和个人作业的内容,自己的经验和想

象,表达对作品的.感受。

2、即兴述说一个故事或进行一个小表演。

《堆沙》课后记:

堆沙是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之一,沙子具有造型表现的功能,且适合集体合作参与。

本课通过大家一起玩沙,自由或小组堆雕有趣的事物,增加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参与体验。学生在玩中知道了泥沙造型的多种方法,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本课学习的材料沙子易堆易雕,又好玩,有的学生带了成套的沙滩玩具(小水桶、小铲子、小水壶等),有的学生带了自己配备的工具,我与学生一起有效地组织、合作、参与,尽情体验堆沙造型活动的愉快,活动中提升了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美术教学设计14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设计·应用”领域。通过对生活中商品包装纸盒的再利用、再创造,运用加、减法及适当地美化装饰,变纸盒为家具,使学生的个性及创新精神得到发展。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常生活中的家具千姿百态,款式多样,造型各异,通过本课的学习促使学生进一步关注生活,关注设计的功能目的。

本课教材共两页,展示了大量用纸盒制作的家具作品,另有纸盒变沙发的示意图。

将两个读书的小朋友安排在一张用纸盒制作的两用单人床上,更活跃了版面,增添了童趣。

教材右下角的两把现代设计座椅,提示师生可以查找资料,用作参考和欣赏。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分析与交流,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初步接触和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在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变家具的活动中,感受材料的特性,提高动手能力,发展创新意识。

2,隐性内容与目标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表现力,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资源共享,使学生的合作精神得以发展。

(三)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打开学生的思路和创作欲望,能从纸盒的造型中展开联想,动手设计和制作家具作品。

难点:家具作品的新颖、美观,造型多样。

(四)学习材料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各种大小商品的包装盒、彩色纸、剪子、胶水等。

二、教学设计参考

(一)教学活动的方式与方法

设计一(合作式学习)

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家庭中有哪些家具。

由各组代表说出家具名称。

结合课前准备的相关资料,研究家具的多种款式设计。

讨论小组同学带来的纸盒适合做什么家具。

提出纸盒变家具的创作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

(2)美观、新颖,有创造性。

及时发现有创意的'作品。

交流,展示,讲评。

布置学生清理环境。

小组合作,确定家中家具的种类。

讲述家具的种类。桌:餐桌、电脑桌、茶几。椅:折叠椅、沙发。柜:书柜、衣柜、电视柜、床头柜。床:单人床、双人床。

分析不同设计的特点,了解家具的相关结构。

集体研究,确定分工合作方案。

动手实践,进行设计、创作。

组织学生交流设计思路。

把各小组的作品集中后,分别参观学习。

整理材料,处理垃圾,收集作品。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受的能力。

互相启发,拓宽思路。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相互借鉴,鼓励创新。

提高学生的鉴赏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发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美术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情趣,并运用绘画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

2、珍惜朋友之间的友情,培养学生善待朋友,关心朋友,帮助朋友,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3、通过讨论交流,能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并说说和伙伴的故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有效的观察画面,找出不同的表现所呈现出的不同效果,注意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难点:

收集更多的表现友情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观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你有好朋友吗?你了解他吗?让一个学生说出另外一个学生的特征,让大家猜猜看是谁。

2、回想一下我们小朋友经常在一起干什么?(捉迷藏、踢毽子、踢足球、摸鱼、画画、聊天等等)

二、欣赏

1、出示课件,欣赏书中的艺术作品,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共同分析了课件上同学的脸型、五官、发型等特点。

2、请学生选一幅自己最喜爱的作品进行讲述,谈一谈自己对作品的认识,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3、因势利导,后面的'内容由学生自己来分析。(老师指导)

4、让学生登台讲一讲自己和伙伴在一起最快乐的事情。

5、找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好朋友有什么特点?

(浓眉、大眼睛、高鼻梁、鹰钩鼻、卷发、樱桃嘴、大耳朵等等)

三、探索、实践创新

1、分组讨论:怎样把同学画像啊?

(讨论、交流)

2、集体讨论

先说说伙伴有什么样的脸型?像什么形状?(可以举例子,比如我们班的............)你在生活中还见过什么样的脸型的人?

3、分析脸型

4、展示绘画步骤

5、欣赏中外作品(可以集体讨论)

6、按课本上作业提示,画一幅和小伙伴在一起的作业。

7、积极参与评价

四、师生总结

五、感想

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介绍各自“身边的伙伴”,说说他们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和帮助,从而懂得善待朋友、珍惜友情、与人和睦相处。引导学生把与伙伴在一起的快乐情景,用画笔表现出来,鼓励他们大胆释放他们的情感。

《美术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