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教案

时间:2025-11-27 20:23:04
关于狼教案汇总九篇

关于狼教案汇总九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狼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狼教案 篇1

教案示例

25、狼和小羊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狼、溪、脏、怜、争、辩、扑”这7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认识“碴、逼、嚷”这3个字。

2、分角色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培养学生根据语言环境及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能力。

4、使学生明白对像狼一样蛮不讲理的坏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应该以智取胜。

5、通过学习,了解坏人的本性,增加学生对坏人坏事的憎恶之情。

重点难点

1、学习生字词,朗读、理解课文。

2、理解狼的三次借口都是在“故意找碴儿”。

3、狼为什么不直接吃掉小羊而要故意找碴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多媒体课件、狼和小羊的头饰。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出示插图)图上画着哪两个动物?

2、板书课题“狼和小羊”,共同读一遍。

3、引导初读课文,并且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讲了狼和小羊之间的什么事?(要求回答问题句子连贯通顺、完整,掌握简答问题的句式)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录音。

2、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生字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通顺。

(三)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

2、出示字、词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3、说一说读了课文以后知道了什么。

(四)再课课文,读通句子,把课文课流利

(五)理解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自由读课文,找出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分别用“—”和“﹏﹏”画出来。

2、练习读对话部分,要读出他们的不同态度和语气。

3、分角色朗读第2-6自然段,先小组,再全班,读后评议。

4、讨论: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

朗读时要抓住描绘狼和小羊的语句,让学生体会狼和小羊的不同态度。

第一次对话,狼的话要读得稍快些,语调高昂些,要读出盛气凌人、横加指责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得平缓些,读出小羊小心翼翼地据理申辩的语气。

第二次对话,狼的话要读出蛮横无理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据理申辩和有些害怕的语气。

第三次,课文只写了狼的话和动作,要读出狼穷凶极恶的语气。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指名读、齐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找碴儿 温和 背地里 可怜 争辩 逼近 嚷

2、过渡: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呢?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深入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分角色读第2-6自然段。

2、讨论,交流:为什么说狼是故意找碴儿?

先由学生说一说,再由教师点拨。

(l)第一次借口:

课件演示,先让学生看清故事发生的地点,演示小羊先在小溪边喝水,再演示狼在小溪的上游出现,使学生看清是小羊先来喝水,狼是后来的,小羊在小溪的下游,狼在小溪的上游,水是从上游流到下游,小羊不会弄脏狼喝的水。

指导朗读第2、3自然段,狼的话要读得稍快些,语调高昂些,要读出盛气凌人、横加指责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得平缓些,读出小羊小心翼翼地据理申辩的语气。

(2)第二次借口:

教师点拨:狼的态度有什么变化?从哪儿可以看出狼在说假话?(小羊去年没生下来,不可能背地里说狼的坏话。)

理解“背地里”这个词的意思。

指导朗读第二次对话,狼的话要读出蛮横无理的语气,小羊的话要读出据理申辩和有些害怕的`语气。

(3)第三次借口:

提问:狼的态度又有什么变化?做动作理解“龇着牙”、“逼近”两个词语的意思。

指导朗读狼说的话,要读出狼穷凶极恶的语气。

3、戴头饰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全篇课文,要读出狼和小羊的不同态度和语气。

4、说一说你对狼的印象。

(三)启发学生想象

狼扑向小羊,可能有几种结果?先说一说,再写一写其中你最希望出现的一种结果。

(四)学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讲道理是行不通的,必须想办法对付。

(五)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狼:与“浪”进行比较记忆。

怜:与“冷”的字形相近,可把它们进行比较。

辩:与“辨、瓣”相比较。

重点指导以下字的写法:

狼:左窄右宽,要写好第二笔“ ”,右边的第四笔写在右半格的横中线上,“撇”和“捺”都写在右下格,其中“撇”要在横中线上下笔。

脏:左窄右宽,左右两部分要写紧凑。

辩:左中右结构,中间比较窄,左边的“辛”字第7画要写成“撇”,中间部分的“点”要写得低一点儿,第二笔要在横中线上起笔,左右两部分要写得一般高。

(六)做课后练习第3题。

随堂练习

1、选择正确的读音下面打“√”

2、看拼音,写词语。

板书设计

狼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仔细观察故事画面展开合理想象,大胆猜测、讲述故事情节。

2、理解狼大叔的前后转变原因,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3、体验美好的语言和友善的动作可以让人感到开心、快乐。

活动准备: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出示狼和鸡的图片,引出故事主题。

1、出示"狼"的图片:这是谁?你觉得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狼?

2、出示"鸡"的图片:这是谁?

3、看图猜测:狼和鸡碰到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

4、出示封面故事名字:"狼和鸡碰到一起到底会发生什么事情?今天我们来看一个有趣的故事《狼大叔的红烧鸡》。

二、仔细观察故事画面展开合理想象,大胆推测、讲述故事情节

(一)找鸡。

教师有感情讲述前部分故事:"从前……他想:"如果有什么办法能让这只鸡再胖一点,我就能多吃几口肉喽。"提问:狼大叔会想什么办法让鸡长胖点呢?

(二)养鸡

1、展示画面,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并提问:狼大叔来到了哪里?狼大叔为什么来 ……此处隐藏6337个字……吗?

生:狼。

师:是的,谁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的后两句话?

一名学生读句子。

师:狼会对鹿下怎样的毒手呢?进行怎样的暗算呢?

生:狼会躲在草丛中,趁鹿不注意扑过去逮住鹿。

师:这就叫“暗算”。

生:狼把鹿拖到窝里,把鹿的肉撕开,一块一块吃掉。

师:真够毒的,这时你心里怎么想?

生:狼太残忍了!鹿很可怜。

生:狼这么狠毒,我要把狼杀死。

生:没有狼该多好啊!

师:没有了狼,鹿的生活就会很幸福,很快乐吗?我们一起到25年以后的凯巴伯森林去看一看,看课文第三自然段,自由读一读,用“ ”划出描写森林的句子。

生读书,划句子。

生:凯巴伯森林成了鹿的王国。

生:整个森林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

师:老师也摘抄了这句话,(出示句子)一起读。

师:发现了吗?这句话中有一对相反的词。

生:“消退”和“蔓延”。

师:绿色越来越少,最后消失,枯黄越来越多,最后覆盖整个森林。这是怎样的景象啊?(出示图片)看到这景象,你的心情怎样?

生:我很难过!

师:你来读一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的读句子。

师:在这样的森林中,小动物能活吗?是谁毁灭了整片森林?

生:是鹿。

师:这时,鹿生活得怎么样呢?老师从文中摘抄了这两段话,读一读。(出示句子:可是,随着鹿群的大

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生读第一段话。

师:饥荒是什么样的?用文中句子来回答。

生: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师: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生:省略了能吃得绿色植物。

师:所以读到这里时可稍微停顿一下,一起试一试。

生齐读句子。

师:闹饥荒是一个灾难,更大的灾难是什么?

生:紧接着,更大的灾难降临了。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

师:妖魔让人感到怎样?

生:妖魔让人害怕。

师:你再读一读这句话。

生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师:原来是活泼而美丽的鹿在林间嬉戏,想象一下,现在是什么样的鹿在林间干什么?(出示句式: 的鹿在林间 。)

生:饥饿的鹿在林间寻找食物。

生:无精打采的鹿在林间慢慢死去……

师:鹿被饥饿和疾病折磨着,生活变得凄凉而悲惨!让我们再来读一读着两段话,感受一下鹿悲惨生活。

生一起朗读两段话。

师:(出示森林前后的对比图片和句子)25年,森林却有了翻天覆地得变化,女生读原来森林的句子,男生读现在森林的句子。再来感受森林的巨大变化。

生有感情的读句子。

师:森林由原来的一片葱绿变得枯黄蔓延,鹿也由活泼而美丽变得饥饿、疾病缠身,这是为什么呢?课后同学们去思考,下节课继续讨论。

五、学写生字

师:这节课我们还有一项重要任务要完成,那就是要写好这四个字。(出示生字“凯、葱、捕杀”)用这四个字分别说一个词或一句话。

生:凯,凯巴伯

生:葱,我们学校一片葱绿。

生:捕,当地居民捕杀了狼。

师:仔细观察一下,在写这四个字时,特别要注意哪个字?

生:葱中间的一点不能漏掉。

师:妈妈烧菜时都会放小葱段,这一点可以想象成小葱段,不能忘。也可用一句话来记“葱花点点”。

生:凯左下方的竖提不能写错。

师:对,看老师在田字格内写这个字。(师范写“凯”字)

师:拿出钢笔在书后第二题中描红这四个字,注意写字时姿势要端正。

生描红生字。

狼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小兔和狼”的游戏情节,基本熟悉乐曲旋律。

2、感知A段音乐的跳跃,B段音乐的沉重特点。

3、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体验集表演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已学过兔跳的基本动作。

2、图谱、兔、狼的标贴,大灰狼头饰一个,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师:“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小朋友听一听。”

2、师:“你听了这段音乐心里有什么感觉?

幼儿个别回答。

3、教师讲述《小兔和狼》的故事。

4、师:“我们再来仔细的听一听音乐,听听哪一段音乐是表现小兔的?哪一段音乐是表现大灰狼的?”

幼儿讨论回答。

5、教师边出示图谱,幼儿听音乐。

6、幼儿看图谱听音乐自由表演。

7、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幼儿各自表演、创编)

8、跟着音乐表演一边。

9、教师和幼儿一起分角色游戏。

10、再一次游戏,结束活动。

狼教案 篇9

教学内容:欣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

2、 通过实践活动——欣赏、摸唱、摸奏、再创造等方式,牢固地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

3、 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大胆的想象力和勇敢的表演力。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1、西洋乐器可以分为哪几大类?每一分类各举两种乐器。

弓弦乐器: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双簧管、大管、单簧管。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圆号

打击乐:定音鼓、大鼓、小军鼓

2、揭示课题。

3、故事梗概。问: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

4、人物介绍。

二、分段欣赏。作品中每个人物和动物的主题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1、片段一,彼得出场。 5、老爷爷出场

2、片段二,小鸟出场6、狼出场

3、片段三,鸭子出场7、动物们的反映

4、片段四,猫出场 8、智斗

9、放绳 10、捉狼、 11、猎人出场

三、总结人物的'个性与音乐的关系

彼得—弦乐四重奏——勇敢坚定

小鸟——长笛——灵巧活泼

鸭子——双簧管——笨拙

猫——单簧管——狡猾的

狼——、圆号——穷凶极恶的

老爷爷——大管——絮叨

猎人——定音鼓和大鼓——枪声、

四、分角色进行表演

五、根据每个小组的表演情况进行评奖。

《关于狼教案汇总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