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应急预案

时间:2025-11-13 22:35:04
实验室应急预案(精华15篇)

实验室应急预案(精华15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有时会突发意外事故,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总归要预先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怎么编制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验室应急预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验室应急预案1

一、生物安全事故分类

重大生物安全突发事故:是指对人、动物构成严重威胁,具有高度侵袭性、传染性、转移性、致病性和破坏性的生物安全事故。

一般生物安全突发事故:是指对人、动物构成一定威胁,具有转移性和破坏性的生物安全事故。

当发生重大生物安全突发事故,造成动物疫病传播危害和人员伤害需要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更多相关部门配合与援助时,启动本预案。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按照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工作原则,成立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小组,负责该预案的启动和实施,负责组织实验室突发生物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应急小组成员组成如下:

组长:实验室主任

成员:生物安全负责人及各专业组组长或经授权人员。

应急小组各成员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应急小组组长:负责预案启动、紧急决策、总协调指挥,同时为事件责任报告人,负责事件的上报。

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应急小组内部及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

专业组组长或经授权人员:负责应急及后期处置工作,包括及时向应急小组组长通报情况。

应急物资储备:急救箱、灭火器、全套防护服、罩式防毒面具、消毒设备、担架、逃生工具、警示器材和警告标示。

预防及管理

积极的预防和严格的管理是减少突发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及减少事故损失的根本途径。

积极的预防

积极做好实验室员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要求实验室人员工作前应仔细阅读安全手册,并应以书面形式确认已经接受培训、阅读并理解安全手册,保证全体人员接受过急救培训和紧急医学处理措施,工作人员根据可能接触的生物进行接种免疫。对应急装备检查是否正常,对生物危险物质漏出的控制程度的检查,对实验设备定期去污染和维护,对废弃物进行灭菌处理处置。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

严格的管理

强调安全行为,良好的内务行为,严格遵守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标准操作规程。

应急处置预案的启动

发生特大生物安全事故,应急小组组长在接到通知或报告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四、应急反应程序

1.特大生物安全事故发生后,现场的工作人员应立即将有关情况通知应急小组组长。应急小组组长接到报告后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应急小组成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同时向相应主管部门做首次报告。

2.小组成员到达现场后,对现场进行事故的调查和评估,按实际情况及自己工作职责进行应急处置。对潜在重大生物危害性气溶胶的释出(在生物安全柜以外),为迅速减少污染浓度,在保证规定的负压值条件下,增加换气次数。现场人员要对污染空间进行消毒。在消毒后,所有现场人员立即有序撤离相关污染区域,进行体表消毒和淋浴,封闭实验室。任何现场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和隔离观察,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为了让气溶胶被排走和较大的粒子沉降,至少1小时内不能有人进入房间。如果实验室没有中央空调排风系统,需要推迟24小时后进入。同时应当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封闭24小时后,按规定进行善后处理。

3.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事件当事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应写出事故经过和危险评价报告呈应急小组组长,并记录归档;任何现场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和隔离观察,并采取有适当的预防治疗措施,应急小组立即与人员家长、家属进行联系,通报情况,做好思想工作,稳定其情绪。

4.应急小组组长在此过程中向卫生主管部门做进程报告,包括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原因或可能因素,已经或准备采取的整改措施。同时对首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五、后期处置

善后处置

对事故点的场所、废弃物、设施进行彻底消毒,对生物样品迅速销毁;组织专家查清原由;对周围一定距离范围内的植物、动物、土壤和水环境进行监控,直至解除封锁。对于人畜共患的生物样品,应对事故涉及的当事人群进行强制隔离观察。对于实验作类似处理。

六、调查总结

1.事故发生后要对事故原因进行详细调查,做出书面总结,认真吸取教训,做好防范工作。

2.事件处理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应急小组组长向安全管理组做结案报告。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事件产生的原因、应急处置过程中各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功效、处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整情况,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实验室应急预案2

为有效预防学校实验室事故的发生,防止学校实验室事故事态的扩大,保障在实验室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师生的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有关精神,制定本预案。

一、可能引发实验室事故的原因:

实验室的易燃物品遇到明火、电火;实验人员操作不当;学生违规自行接触危险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

二、事故的预防:

1、实验指导老师工作认真负责、专业知识丰富、有合格称职。

2、学校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不随意触摸实验室物品;教育学生不在实验室随便使用明火。

3、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按规范的操作方法进行实验。

4、实验室易燃易爆或有毒物品必须做到“双人双锁”保管。为防止剧毒物品外盗或外流,存放处需安装报警装置。

5、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

6、实验室电线、电器必须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解决。

7、按规定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

三、事故的`处理:

1、火灾事故按火灾事故处理预案进行处理。

2、一旦发生学生伤害事故,立即送学校医务室,由卫生导师视伤者情况决定是否送医院,若情况严重则立即将伤者送医院或拨打120电话。

3、通知受伤学生家长,如实告知情况。

4、保护现场。

5、报告。一般事故3天内向县教育局书面汇报;重大事故必须立即向县教育局汇报,先口头、后书面。

5、学校总务处负责通知保险公司。

6、进行善后处理,接待学生家长,组织理赔或补偿协商。

四、组织管理:

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事故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实行分工负责制,一旦发生事故,实行逐级负责,校长在由校长指挥,校长不在由分管校长指挥,以此类推。

2、人员分工:

< ……此处隐藏19481个字……上报上级应急救援小组。

3.应急报警员职责:应立即向医院消防控制中心和保卫科报警,根据火情可直接报“119”。

4.火灾扑救员职责:带领其他科室成员选用正确的灭火方法,火势危及电器设备时要切断电源,听到报警后所有人员要积极参加扑救。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及时有效的保护或者转移检验仪器

三、火灾处置程序

1.断电并报警:第一发现火情人员或得知火情的值班人员应立即切断电源并报119火警电话。报警要求(说明失火的单位名称和具体地址、起火点的位置、起火物品名称、火情大小、火灾现场有没有危险品、报警人姓名和电话号码);并通知保卫科或总值班。

2.疏散:所有工作人员应“避开火源,就近疏散,统一组织,有条不紊”,紧急疏散患者。不得在楼道内拥挤、围观。

3.扑救:所有应急人员接到通知后要立即到达现场。集中现有灭火器和人员积极扑救,尽量消灭或控制火势扩大。在应急抢救过程中,本着“救人先于救物”的`原则下进行。参与抢救的人员要勇敢、机智、沉着,做到紧张有序,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有问题要及时上报指挥组。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消防车到来之后,要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4.清点:处置结果后或在公安消防队到场后,及时清点人员和已疏散的重要物资,查清有无人员被困于火场中以及有哪些重要物资需要疏散,并将情况及时告知组长。

四、注意事项:

1.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2.火灾第一发现人应判断原因,立即切断电源并报警。

3.火灾发生后应掌握的原则是先疏散再救火。

4.人员生命安全是第一宝贵的,在生命和财产之间,首先保全生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人员伤亡。

实验室应急预案15

(1)火灾

①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②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③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

④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

⑤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

⑥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2)爆炸

①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②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地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③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

(3)中毒

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则可能是中毒所致。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①首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

②误服毒物中毒者,须立即引吐、洗胃及导泻,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饮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药物引吐。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用胃管洗胃。孕妇应慎用催吐救援。

③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 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

④吸入刺激性气体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吸氧。气管痉挛者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应急人员一般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装、防毒手套、防毒靴等。

(4)触电

①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②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

a.切断电源开关;

b.若电源开关较远,可用干燥的木棍,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

c.可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s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④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心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校医务室接替救治。

(5)化学灼伤

①强酸、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发生这些化学灼伤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分别用低浓度的(2%~5%)弱碱(强酸引起的)、弱酸(强碱引起的)进行中和。处理后,再依据情况而定,作下一步处理。

②溅入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每一实验室楼层内备有专用洗眼水龙头。冲洗时,眼睛置于水龙头上方,水向上冲洗眼睛,时间应不少于15min,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处理后,再送眼科医院治疗。

为确保实验室安全,根据国家和学校有关实验室安全管理文件精神,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沉着应对,遇事不乱,反应迅速,处置果断”的工作原则,特制定实验室突发应急处置预案。

事件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及第一责任人应迅速组织、指挥,及时有序地疏散学生、对现场已伤人员作好自助自救、保护现场、切断事故源,尽量阻止事态蔓延,保护国家财产。同时准确向学院、保卫处等职能部门和消防部门报告。

应急处置具体内容:

1、正常教学工作时间内突发电器、电路火险,应立即切断总电源,在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 119,组织义务消防员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并有专人负责按消防安全通道路线紧急有序地疏散现场师生员工,同时保护好火险现场,以便查清火险事故原因。

2、下班或节假日内突发的电器、电路火险,值班人员应立即切断总电源,在第一时间拨打火警电话 119,迅速通知本单位第一责任人和领导小组成员到现场指挥灭火抢险,并保护好火险现场,正确使用灭火器进行扑救,但要分清火灾类型以使用不同的灭火装置,以免因扑救不当造成更大损害。

3、对受火灾威胁的'各种仪器设备物资,根据现场情况尽量避免或减少国家财产损失。首先应疏散、抢救和保护好贵重紧密仪器,做好登记。对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危险的物资,应派专人看护以免遗失,防止发生更大的危险。

4、发生被盗、失窃等事故后,立即向保卫处报告,并保护好事故现场,协助公安机关破案。

5、突发性不可抗拒的雷电、水灾、地震、房屋垮塌等自然灾害事故发生后,应在领导小组的指挥下,马上组织疏散、抢救现场工作人员或进行人员抢险自助自救,以确保人员的人身安全,作好善后工作。

《实验室应急预案(精华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