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事迹材料吧,事迹材料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那么拟定事迹材料真的很难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分享。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1她叫xx,是一名通俗的幼儿教师。她有一个虽然平凡但很幸福的家庭,她们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是他们一家人互敬互爱、家庭和睦、自强奋进、爱岗敬业、深受邻里和同事的好评。
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xx夫妻十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20xx年她老公出车祸,丧失记忆,她一直坚持照顾他,想尽办法帮助他恢复记忆,三年多的'时间从未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更没有放弃他。她认为,只要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事物,思考问题,那没有什么事情是解决不了的。她还是常青幼儿园幼教战线上一面飘扬的旗帜,一位普通的幼儿教师,一位平凡的幼儿教师对丈夫对事业的真诚和挚爱。在各种荣誉面前,在一道道光环下,她有着一颗荣辱不惊的平常心,她追求的是一种不断进取的精神。现在,丈夫的病情有所好转了,她可以专心工作了,她有决心在一个全新的工作起点上,奋力把幼教事业推向更高境界。
她从事幼教工作十多年,为了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努力研究各种本领和专业知识;同时她还积极参加了幼儿园组织的各项培训,20xx年36岁的她还参加成人高考,通过三年的努力,她取得了xxx学前大专毕业证书。现在又通过成人全国高考就读于xx师范学前教育本科研究班,工作上她兢兢业业,竭尽全力地投入到工作中,作为幼儿教师她能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参加赛课,撰写论文、研究课题等活动,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可。这其中的成绩也离不开她老公的全力支持。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2真情,跨越几十年时光;至爱,溢满农家小屋;孝善,奏出家庭幸福音符。在徐柴村有一个令四乡八邻都羡慕的20多人的“四世同堂”之家--xx家庭,一家人团结和睦、相敬如宾,他们用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奏响了孝与善的旋律,使得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其乐融融,令人称赞,令人羡慕。
“她是我妈呗,应该的”
“遇到这样的好儿子、好媳妇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如今93岁高龄的xx的父亲高松尧逢人便夸他的四个儿子、媳妇好,老人的脸上无时无刻不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有一次,xx的母亲患病住院,xx的妻子黄爱英为了让妯娌们能安心工作,主动承担了照顾婆婆的任务。她白天上班,晚上到医院护理。因为太累,有一个晚上,黄爱英趴在婆婆的床头竟睡着了。同病房的都夸她是好媳妇,她笑着说:“她是我妈呗,应该的”。
婆婆出院后,为了更好地照顾好婆婆,黄爱英一直和婆婆睡在一张床,细致入微地照顾着婆婆。在婆婆休养的两个月里,她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从没有吃过一次定神饭。
在黄爱英的影响下,妯娌们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老人,为了不让老人感到孤独,劳累之余,她们总会抽出时间陪老人唠嗑。有时老人有个三病六痛,她们都会日夜守候在老人身边,抢着去煎汤熬药。老人病痛烦闷,她们总是耐心开导,有时还会开上两句玩笑,她们的细心和诙谐让老人忘却了病痛,心情总是非常愉快。
“老公,我支持你”
xx是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他工作责任心强,从早到晚简直就是一部不停息的机器。又是热心肠,家长里短,都要帮助解决,常常无暇顾及到家里。妻子黄爱英从无一句怨言,有的.只是关心和支持。
有一次,徐柴村18组的陶元良在靖江某建筑工地不幸从高空坠地身亡,xx知道后,立即赶到他家,安抚他的妻子儿女,又主动与建筑商协调解决赔偿问题,前前后后一共八天,xx每天都是到半夜才回家,黄爱英看到他如此辛苦,非常心疼。但一想到丈夫是村书记,不能不管,她强忍着泪水对xx说:“老公,我支持你!”为了支持xx的工作,对于家里出现的一些困难,黄爱英也总是独自想办法解决而从不跟xx说。
因为有妻子黄爱英的支持,加上工作的努力,xx的工作成绩得到了群众和领导的肯定,他被群众推为xx市、xx市、江安镇三级人大代表,多次被评为xx市、xx市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军功章里有xx的一小半,更有黄爱英的一大半。
“工作要对得起良心”
作为“家庭第二代核心”的xx不仅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廉洁为民,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处处以身作则,深受村民的拥戴。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有三个在部队,一个在公安,一个在医院。xx和黄爱英经常教导他们要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坚决做到不以职权,谋取私利;不用公款,举家消费;不借办事,收钱敛财;不沾陋习,禁赌拒贿;不纵亲属,违法乱纪。要勤奋工作、要耐得住寂寞、要受得住清贫、要经得起诱惑、要勤俭持家。他亲自制定了这个“五不五要”家庭公约,要求大家自觉遵守和严格执行。
每次假期最后一天,夫妇二人总是早早的安排孩子们喜爱吃的饭菜,要求孩子们早早的到单位去。刚开始孩子们还有些不理解,认为我们在单位工作也很辛苦,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在家里多待会儿,陪陪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没有错。黄爱英笑着解答:孩子们,我也希望你们在家多待会儿,但大家都这样单位的工作又怎能做到万无一失,职位高低无所谓,但职责容不得半点疏忽,工作要对得起良心!你们辛苦点领导、同事就轻松点,不要任性,工作好我们就开心,家里有我们呢!
在xx和黄爱英夫妇俩的教育和引导下,他们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也做出了不凡的成绩,连年被上级和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xx一家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xx这个“四世同堂”的20多人的大家庭如今已成为四乡八邻称颂与效仿的模范之家。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3大家好,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她入孝出悌,勤俭持家,用身教传承尊老爱幼的中华美德,用行动诠释最美家庭的深刻内涵,在她的身上散发着千千万万中国农村妇女真诚善良朴实无私的人性的光芒!
她叫xx,是我的表姐,今年60岁,是文水县北张乡上河头村人。她和姐夫牵手相伴30多个春夏秋冬,从来没有红过脸,无论贫穷和富有,他们的三个节日——结婚纪念日和彼此的生日,都会互相送上礼物和祝福。那时他们在工地打工,表姐两手都是一道道血口子,姐夫每天少吃一个馒头,攒了半个月,才买了副手套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表姐。表姐总是含着泪说,那副手套真比金手镯还珍贵!他们相濡以沫夫妻同心,成为众姐妹的楷模。
表姐学过裁缝,自嫁到刘家,公公婆婆小叔子一大家四季的衣服、鞋,都是表姐亲手做。老人病重,表姐不离不弃,精心伺候,直到老人寿终。中国有句话说,百善孝为先。表姐是最善良的人。
表姐的妈妈是我的舅妈,今年83岁了,身体还很硬朗。那年舅妈过了六十岁生日,表姐就把舅妈接到家 ……此处隐藏6974个字……作,一班下来口干舌燥、精疲力尽,洗手间都没空去。
在外抗疫的日子里,徐xx最牵挂的.就是女儿。每次和女儿视频,女儿都要问妈妈什么时候回来。当妈妈告诉她那边的病毒还没有消灭完,她总是喜欢举起小手,握起稚嫩的拳头,奶声奶气地说:“连云港加油!上海加油!”虽然女儿还小,但她已经隐约懂得责任的含义,而作为父母,也很骄傲能在为抗疫作出自身微小贡献的同时,用实际行动为孩子做出榜样!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13用朴实的爱筑建幸福家
xx是xx县xx学校的一名教师,她与丈夫xx相敬如宾,尊老爱幼,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齐心共筑“幸福之家”。最近,xx一家被评为“贵港市最美家庭”。
xx一家5口人,家公家婆已年过古稀,儿子14岁。近日,记者走进xx家,热情好客的他们与记者分享家庭中平凡却又让人感动的故事。
“我丈夫不仅对我好,还十分孝顺。”提起没下班的丈夫xx,xx满脸幸福。一次,xx的父亲因血小板增高住院治疗。住院期间,老人总觉得花钱住院连累子女,情绪低落,因此影响了病情的恢复。“爸,这只是一点小病,只要按医生的话去调理,身体很快恢复过来的。”身为后辈的xx十分理解自己的岳父,为了消除其低落的情绪,住院期间,xx贴身照顾其起居生活,还给他做思想工作,让他养好身体。在xx的贴身照顾及开导下,老人重拾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一个多月后,老人顺利出院。为能尽快恢复,回到贵港后他还十分配合地到市191医院做了康复治疗,老人身体很快康复。“贴心的照顾让我爸的病友以为是亲儿子在照顾他。”xx说,对于自己的父母,xx同样地关心和照顾,在面对害怕吃药的母亲时,xx会变着法子用咸菜叶把药片一片片包好喂给母亲吃。
家庭的和睦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爸妈辛苦操劳了大半辈子,十分不易。现在我们有能力了,尽力让他们过得好,过得开心。”xx说。与xx一样,xx也十分孝顺。在一次与家公周伟钊无意的`对话中,xx了解到家公希望能与家婆到外面旅游一次。为能实现家公的旅行梦,xx花了一年的时间攒够钱带上一家老人到上海、杭州、苏州等旅游胜地游玩,圆了家公的旅游梦。“人生第一次旅行,还是一家人同行,我们十分开心。”家公周伟钊高兴地对记者说。除了旅行,平日一有时间xx就约上家婆一起逛街购物,为老人添置新衣。
在xx夫妇的影响下,他们的儿子从小就懂得孝敬爷爷奶奶,有好吃的先让给老人吃,放假时还常常分担家务。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14xx家庭是百步亭的一户普遍社区居民,一家五口人三代同堂,十几年如一日,热心社区公共事务,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成为了居民们公认的最美志愿服务家庭,20xx年被评为“第九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武汉市十佳最美家庭”、江岸区优秀共产党员和第二届道德模范,连续多年评为省市区“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
12年志愿服务,全家争当雷锋人
20xx年,xx退休,住进了百步亭社区,并加入到了社区志愿者的行列。20xx年,xx牵头在苑区成立“贴心关爱服务队”,与24位空巢老人、残疾人结成关爱对子。生日给老人们送长寿面、重阳节送饺子、冬天送鸡蛋、夏天送绿豆、平常送问候、生病送慰问。每次活动,全家人都做xx的助手,儿子帮忙买材料,媳妇帮忙打下手,老伴和小孙子帮忙和她一起送。正是因为全家人的支持,余婆婆才能12年不辍学雷锋。13年一天半夜12点,苑区80多岁空巢老人严琳给xx来电话,说她老伴突然发病昏迷不醒。xx马上叫醒一家人,女儿叫救护车,儿子引路,她和老伴赶到严琳家,把她送到医院急救,愣是挽回了一条生命。
10本服务日记,志愿精神传家宝
xx在百步亭社区“头衔”很多,楼栋党小组长、安居苑支部委员、贴心关爱小组组长等等,虽然都不拿钱,但是xx觉得每一份职务都是一份责任。担任党小组长之初,xx走家串户了解居民情况,并用笔记本记录着工作安排、活动情况、居民信息。她所在的`安居苑A区有746户、2980人。哪家老人有什么疾病,哪家年轻人有什么困难,哪家孩子有什么需求,xx都了如指掌。并经常自己掏钱,解决居民生活上的难题。 12年来,xx写满了10本共计10多万字的工作日记。工作日记成为她服务居民的“资料库”,成为她服务居民的好帮手。xx说:“我家无以为宝,‘志愿服务日记’就是我的传家宝,我要把这些日记本传给儿子、孙子,让下一代体会到我们这代人的追求,让志愿精神成为我们的家风,代代相传”。 xx家庭,正是这样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他们的事迹也在社区里广泛流传,影响了社区里的四万个家庭,涌现出一大批志愿者家庭。正是这群志愿者的无私忘我奉献,服务身边的人,形成了“人人学雷锋,个个做好人”的良好社区风尚。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15xx,男,xx镇xx村医生。
一次少年时代的选择,一份痴心不改的工作,一场持续半个世纪的默默奉献……从医50年,作为“赤脚医生”的xx,心里装得最多的就是病人,做得最多的也是为病人。他把每个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看待,不论白天黑夜、风霜雨雪、寒暑春秋,他的足迹遍及周边的村村落落,遍及乡间的沟沟坎坎。在这50年里,xx村的每条山路的形状、每户村民的位置、每个地方的容貌,都深深装进xx的脑海里,宛如一幅活地图。
xx始终把“大医精诚”当作最高追求,不仅用精湛的医术救死扶伤,还以一颗至诚之心处处帮助病人,付出的同时也赢得了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待人和善、为人热情,是xx留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和他聊天,他提及最多的就是病人……谈起这50年来,虽然行医条件艰苦,但xx从没有一丝放弃的念头,一直以来他始终坚持一个信念,那就是治病救人。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年坚持帮助他人,不光给病人治病,还给病人生活上的帮助。遇到家庭特别困难的,只收取一点药品成品费,遇到赊账的,xx的回答永远就是一个字:“行”!
天有不测风云。xx年xx在上海确诊罹患喉癌。家人们都觉得是时候让他好好休息几年了。但是术后有好转的他又立刻回到工作岗位上去。这一做又是9年,直到20xx年喉癌复发,因癌细胞转移至食道,他又罹患食道癌。在一年间动了两次大手术,又因患喉癌且多次进行小手术,术后的他身体大不如前,而且他不能正常发声说话。但他庆幸自己仍然可以帮村民看病,就算与病人之间的交流仅仅依靠手中的“电子喉”发声器。而这台发声器传递的是他与病患间最朴实的情感。
在xx卫生所仅五十平米房子的桌子上,有本破旧渗黄的小本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一笔一笔账单,记录的都是他与病人之间的一笔笔“赊”下来的医药费。有些欠款甚至都已成死账,账本弄丢他也没去在意。就算在检查出喉癌的情况下,没有多少存款的xx,却多次嘱咐家人不要去催村民们欠下的医药费。因为在他看来,“我的生活条件比他们稍好点,能帮一点是一点。”
xx说他一生最敬佩的人就是雷锋。他认为,传承雷锋精神就是不断的做好事。虽然不能像大医院的医生那样救死扶伤,但是xx医治过的病人也不计其数。平时只要有病人来xx这看病,他都丝毫不敢马虎,认真诊治。对xx而言,“只要能走能动,我就要为乡亲们看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