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婆婆事迹材料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事迹材料的经历,对事迹材料很是熟悉吧,事迹材料有两种用途:一是宣传典型,二是评选先进。那么什么样的事迹材料才是规范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好婆婆事迹材料,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好婆婆事迹材料1陈xx,一个平凡无奇的农村妇女,可在儿女儿媳心中,她是一个好妈妈,好婆婆。一个从来不对孩子打骂的女人,一个给儿女无尽自由的妈妈。她,就是我们上塘村委下塘经联社村民,低学历,却有一颗积极上进的心。一路陪着儿女走在创业路上,在我们乡镇开办起了星艺舞蹈学校,五年时间创办了陶圩总校、石塘分校、良圻分校。常年教生300多名,每年陪着儿女带着农村孩子进城参赛晋级。年近花甲,心中种着一棵常青树,经常跟女儿提起要在村里教学广场舞,要带动村里下田的妇女走上舞台。终于在她孙子办满月酒的当晚下塘村广场舞队正式成立,喝完喜酒,刷好碗,在拉拉扯扯、半羞遮面的情况下,没有正式设备开始了广场舞第一晚的教学。包括陈莲芳当晚只有六个学员,可喜的是,大家都学得很尽兴。在村里妇女干部的陪同下,经过一个星期的推动,广场舞队人数已经超过30人数,围观的男男女女有上百人,他们不再转着电视,不再只盯着号码,看着这么多人接受新思想,这么多人爱运动,这么多人热爱健康,陈莲芳的嘴角可是一直弯笑着。为了让大家更踊跃投进这舞池中,陈莲芳又想了一计,自掏腰包捐出了50件T恤服,专给练舞的妇女免费发放,消息一出,第二天晚上来练舞的人就更多了,50件T恤只剩下了三件小码了,当然许多穿大码的妇女都没领到。自从练了广场舞之后,大家都说晚上睡眠好了,体重大的说减下去了,走路都精神了。
几个月之后便是过年了,村里妇女开始想着上舞台展示自己的舞姿了,在村里热心青年妇女的带动下,开始练起了成品舞。可是怎么练都练不出效果来,陈莲芳心头一热,在女儿的关心下,网购了一批扇子,分给大家伙练习起来,果不其然的,感觉出来了,在春晚演出当晚,这两支带扇子的舞蹈迎得了最热烈的掌声,不管是在外务工归家的村民,还是天天晚上看她们排舞的老少,都赞扬不已,两帮半老徐娘跳得如此惟妙惟肖、整齐划一。并参加了xx镇上的20xx庆新春暨“三八”节文艺汇演。一个农村的`妇女,能带动大伙在放下锄头之余登上舞台,走出村屯,她的身份是平凡的,而她的思想却是伟大的。春晚过后,每个人都沉醉在过年的喜悦中,满球场的垃圾影响了村容村貌,村里小孩、小狗到处跑,牵得到处是垃圾,晚上就怕不小心被垃圾拌倒,陈莲芳喊上自己的老公,拿着扫把、垃圾铲搞起了大扫除,大晚上的,没有人看,没有人表扬,她俩就这么默默的在夜幕下清洁每一个角落,默默地把一堆堆的垃圾搬走,就像她宁静的外表,不张扬,不骄矜,却一直在,认认真真做一个标标准22准的下塘人。
陈莲芳的事迹在下塘村里没有表扬过,也没有人议论过,就像她买个广场音响也是让自己的妯娌拉进拉出,只是跳完了舞回来,默默的把电充上,她做的是自己,却不知这默默的无闻奉献给的大家,假如每个人如她,下塘村定是这桃源故居,世界将是充满爱的人间。
好婆婆事迹材料2xxx,一个平凡的农村婆婆,操持家务,任劳任怨,为幸福的五口之家默默付出。她每天忙里忙外,接送孙女上下学、准备家中一日三餐、洗衣做饭,常年累月辛勤劳作,从不喊苦喊累,一心想的是家庭的幸福美满。她给身边人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繁重的家务让手指关节变粗变大变僵硬,但她确笑着说:劳动收获幸福嘛。对待儿媳视如己出,用心疼爱,真诚包容,收获儿媳满满孝心。生活百般滋味,但她能从容应对,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图的是孩子健康、全家平安。
好婆婆事迹材料3xxx,女,今年63岁,是xxx村一组的一名普通家庭妇女,有一个三代同堂的6口之家。
在xxx村提起xxx,男女老幼无人不交口称赞,多年来,她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团结邻里,家庭和睦的事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家庭妇女特有的勤劳、善良、纯朴,用她全身心地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人们常说: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个事是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就没有处不好的,娶了儿媳,就是自己多了个闺女。她并没有像其他的婆婆一样,媳妇进门后就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帮助她们,做好她们的坚强后盾,帮助出谋划策,照顾孩子,一刻也不得闲。为了增加家庭收入,老两口一直发展养殖肉牛。
她还把孙子照顾的无微不至,儿媳说:“儿子不见妈可以,不见奶奶不行。”
好婆婆事迹材料4xxx,现住xxx镇xxx村,她的儿子、儿媳常年在外务工,她在家悉心照顾孙子。人们常说做婆婆难,但是她却认为做个好婆婆并不难,只要不把儿媳妇当外人,用心疼爱、真心包容,家庭就会和谐美满。
“儿子媳妇在外面上班,我在家里照顾孙子。儿子、儿媳妇工作忙,顾不上做家里的事情,我就做,别的忙我也帮不上。”xxx深知,家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婆媳和睦是家庭的基础。儿子结婚后,她一直视儿媳如亲生女儿,两人互敬互爱、相互关怀。成为一家人已经有十多个年头,婆媳俩从没有红过脸。她们互相尊敬、互相体谅,平凡的点点滴滴都展现了一个好婆婆的形象。
她常说:“儿媳也是我的孩子,有着割不断的'亲缘,真心实意疼她们,是一个婆婆起码的做人做长辈的道德标准。”她喜欢做针线活,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就做做针线活,补贴家用,她说孩子们也不容易,我们趁现在能干就干点,邻居都说她是个好婆婆,在儿媳的眼里婆婆也是一个好榜样。
好婆婆事迹材料5李某是某社区居民,今年已经57岁了。自儿子结婚4年多来,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成为社区公认的好婆婆。儿子婚后不到一年,就考到某机关工作,几乎半个月回一次家,儿媳妇在转渠口镇政府工作,忙的时候没个白天没个黑夜、更别说是节假日休息,加班加点便是常事,还有一个女儿在敦煌研究院工作,早上出去上班,晚上才能回来。自从有了孙女,为了照顾家里,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其乐融融,大事小事基本全靠她操持。俗话说“大家难当”,可是尽管她识字不多,却用质朴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都说找个好婆婆难,找一个既善良又纯朴的婆婆难上加难,但在她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因为她的一片用心,儿子和儿媳从不和别人互相攀比,特别是儿媳,知道婆婆一向是把自己当闺女看待,也都一直得到婆婆的关爱,大家都能理解婆婆的苦心,家庭之间互相关心,互敬互爱,其乐融融。持家有方,和邻里的关系也都处得十分融洽。小区邻居们说起李某,一个劲地竖大拇指:那可是个好人哪!
一、婆媳关系融洽,视儿媳如亲生女儿
自儿媳娶进家门已经有4年多了,她们之间从没有红过脸,吵过 ……此处隐藏11502个字……、再累,我也会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今年七月,老城办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给她送去了2500元慰问金;区老龄委也给她送去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早阳镇为唐德秀的儿媳及孙子孙女办理了低保手续;校方领导在了解胡陈玲和胡兴晨的家境后,免除其补课费用。
“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么关心,我更要好好把工作干好,只要人勤快,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为了更好地照顾家里,她每天的生活从凌晨4时开始:起床后先把炉子打开,架上一铝锅水后迅速到自己路段上开始打扫卫生,7时多卫生打扫完毕,回家给儿媳和儿子洗漱、喂药、做饭,安顿好儿子、儿媳,简单吃两口饭,又马不停蹄地到自己工作路段检查地上有没有谁抛洒垃圾,再一遍一遍地打扫。由于她勤劳诚恳,18年来,唐德秀始终保持着每月“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提起唐德秀,领导和同事总是赞不绝口。谈起以后的生活,唐德秀满是乐观:“累是累了点,但不累哪能有收入,现在只要肯吃苦,就不用怕挣不了钱。趁着自己现在身体和精力都还行,多挣点钱,用不了几年,家里的外债基本上就能还清了,等把孙子供到大学,我就算完成任务了。”说到这里,唐德秀脸上又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面对贫困,唐德秀选择坚强面对,18年过去了,唐德秀用矮小瘦弱的身躯,为家人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
王,70岁,是xx市xx区xx社区一名普通家庭妇女,也是一名老党员,她有一个三代同堂的8口之家,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女。她家住白沙路241号大院,邻居们都称赞王是一个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婆媳关系相处融洽的好婆婆。
一、以身作则,孝顺老人
王是一位好母亲,她在教育子女的方面,以孝为先,注重传统美德的教育,特别是孝敬老人。因王父亲将近90岁,摔断脚2年,生活有极大的困难,王和家人一同将老人接到身边照顾。她每天给老人搭配不同菜色,做既营养又好吃的饭菜。天天帮老人梳头洗脸,一丝不苟的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子女们受她的影响,儿子每周坚持给外公洗澡,儿媳给外公剪指甲,从不间断。事实证明她的教育方法很成功,儿子儿媳对她们也很孝顺,逢年过节,都给老人买点补品,送件服装。特别是她有个头痛感冒,不愿动弹的时候,孩子们都吓的不得了,催她去医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起这些,真让人羡慕。
二、从生活点滴,关心子女
王她平时很节约,从不浪费一点粮食,也深知挣钱不容易,从不乱花一分钱,不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媳也要这样做。平时儿子儿媳工作繁忙,她就在家准备一日三餐,接孙女上学放学,洗衣叠被,任劳任怨。
有一次,雨下的很大,儿媳忘了带雨具,她冒着雨趟着水去给儿媳送伞,她当时虽然打着伞,但全身还是被雨水打透,当时儿媳正站在单位门口徘徊着怎么回家,突然看到一个熟悉而瘦小的身影朝自己走过来,她赶快上前说:妈下这么大的雨你怎么来了?她看到儿媳的第一句话是雨下这么大怎么在门口呢?赶快把伞递给了儿媳。每当想起这件事,儿媳都觉得很感动,说婆婆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的对她。还有一天晚上,儿媳突患重感冒,发高烧,作为老人,她着实不放心,当时儿子刚好不在,她急急忙忙下楼找的车,把儿媳送到医院,并连夜输上液。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儿媳很快康复了。每当提起这事,儿媳老觉的过意不去,说叫婆婆为自己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王却说,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
三、通情达理,化解矛盾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王却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平时相处,她严格要求儿子,宽容对待儿媳。每次儿子和媳妇吵架,她总是埋怨儿子,支持媳妇。有时儿子儿媳吵架,媳妇情绪激动,朝她发脾气,她不针锋相对,而是笑咪咪地听完媳妇的意见,然后找适当的时机与媳妇沟通。前些年大儿子和大儿媳都同时下岗,所以住房比较紧张。却没有向社区提出半点要求,也没有给政府添半点麻烦,而是鼓励儿子儿媳要坚强面对生活的坎,不要气馁,不要放弃,并支持他们利用在部队学的技术优势,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小小的照相馆,经过全家人一起努力,现在已扩大业务量,同时还招用了两名下岗人员,经济收入增加了,生活提高了。
姚水珍是南张乡范村人,今年48岁。自儿子结婚3年来,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成为村里公认的好婆婆。
好婆婆年轻的时候必然是一个好媳妇,姚水珍从南张乡孙庄村嫁到范村牛家已经27年了,这27年来她丈夫从未吵过假,没有闹过大的别扭,夫妻之间举案齐眉,远近闻名,她善待自己的公公婆婆,妯娌间也和睦融洽,同时她也是个好母亲,丈夫平时上班忙,总不在家,尤其是在1994年到1996年丈夫赴晋中师专进修的两年里,她一个人拉扯着一对儿女,劈柴,跳水,做饭,耕种,除草……忙完家里忙地里,照顾完小的照顾老的,真真正正做到了一个好媳妇,好母亲应尽的职责。
好媳妇到老了终究会是个好婆婆,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后的三年里,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全靠姚水珍操持,大家难当,尽管她只有小学毕业,她的身上却具有家庭农妇的纯朴,她用自己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婆婆好不好还得是亲家和儿媳妇说了算。她的亲家袁印明也是村里有名的好人,他说嫁闺女其实是挑婆婆,婆婆好相处,闺女嫁过去就不会受委屈,就会有享不完的福。而对儿媳妇袁国娟来说,姚水珍就是这样一个好婆婆,她说当初选择嫁过来,跟姚水珍的好媳妇名声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他们的眼光没有错,三年多来,姚水珍一直像对待亲闺女一样对待她,甚至是比亲闺女还亲:她是个教师,平时很忙,但是不论什么时候吃饭,婆婆做好的饭菜永远是热的,无论什么时候穿衣,家里的衣服总是洗的干干净净的;尽管她和丈夫都有固定工作,但是逢年过节,她总是多多少少要给儿媳妇塞点零花钱,还总是说:你们的是你们的,这是我和你公公的一点心意,你嫁到咱家里来,婆婆和公公希望你们能百年好合,不会让你受委屈……”。尤其是她怀孕期间,婆婆对待她呵护备注,什么活都不让干,做饭的时候总是问想吃什么,然后再做饭……儿子出生后,婆婆又一个人承担起照看孙子的责任:喂奶粉,哄孩子,把屎把尿……儿子现在2岁了,活泼可爱,健健康康,还是婆婆一个人照看着,儿子和奶奶也特别的亲,她觉得姚水珍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婆婆。
都说好婆婆难做,但在姚水珍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子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她认为婆媳之间如果相处融洽,自己的儿子那就会少很多的烦恼,她还说,都是有闺女的人,辛苦二十几年将闺女拉扯大,嫁到别人家,谁不指望闺女能碰到个好婆婆啊,将心比心,我能不对儿媳妇好吗?况且我和老伴不能动弹了还指望儿媳妇照顾呢,等将来我和老伴入了土,儿子就要靠儿媳妇照顾下半辈子了,对儿媳妇亲,其实是对儿子好啊……这是多么质朴的道理啊。
她是老人眼里的好媳妇,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妇,是儿子眼里的好妈妈,更是儿媳妇眼里的好婆婆,她就是姚水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