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事故应急预案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不在自己预期的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就有可能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怎样写应急预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事故应急预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企业事故应急预案1摘要:根据多年从事有关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的体会,对建立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详细阐述了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8大基本要求、基本内客(即机构整合、文件整合、管理体系运行机制整合等)及其运行机制。指出只有建立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体系,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才能得到落实。
关键词: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
为快速、有效处理事故,减少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对于可能引起群死群伤甚至导致社会灾难的生产系统必须制定并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但目前许多企业,甚至许多地区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尤其不知道如何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现根据多年从事有关安全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的体会,对建立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搴的管理体系进行一些探讨,但愿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度发展,企业界日益意识到:如果组织(即企业)的管理体系不完善,就难以稳定地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ISO9000由此应运而生,并在全球广泛应用。其后,人们发现单纯关注产品质量远远不够,持续发展取决于企业与环境、社会的和谐相处,进而对人的生存质量日益关注,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OHSASl8000相续诞生。3个管理体系分别从顾客、社会、员工的利益出发,建立了科学的企业管理规范,以期提高企业的质量水平、节能减排,减少质量事故、环境影响、安全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增强企业综合发展实力。
在上述背景下,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需要参照ISO9000、ISO14000、OHSASl8000的做法,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方能使事故应急教援预案落到实处。
1.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管理体系要吸收ISO9000、ISO14000、OHSASl8000 3个管理体系的优点进行一体化整合建设,统筹处理、交叉、融合各要素间的关系,确保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选到如下要求:
(1)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建设模式是以质量管理体系ISO9000为轴心,以满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要求为导向,以过程管理为框架的“三位一体”组合模式。
(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整合建设工作必须进行系统策划,循序渐进的现代管理体系建设,做到相互协同,有目标、有计划、有程序、有培训、有演练,并能持续改进。
(3)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成功建立与有效实施的关键是领导重视和积极参与,一体化管理整合建设是“一把手”工程。领导层要统一认识,高度重视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企,一切行动严格按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规定执行,方能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并可增强体系的时效性。
(4)保障和强化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审查员队伍的建设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水平持续提高的基础,必须明晰审查员的职能,以及与标准条款对应的职责分配关系;充分提高审查员的自身素质,在应急救援预案管理工作中要赋予审查员相应的权限。
(5)广泛宣传、加强培训、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和有效的培训,营造组织(即企业)的安全氛围,特别强调“以人为本”的企业安全文化导向怍用,让员工知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做好本职工作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作用,增强员工参与的责住感和主动性。适时地引入现代管理知识和工具,有助于推进体系建立与运行,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面管理”的有效运行机制。
(6)建立有效的约束与激励机制是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的生命线,建立并强化对管理体系运行效果测评、审查员的管理考核与激励机制是促进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有效运行的保障。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应具有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持续改进。
(7)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方针和目标必须与企业的经营发展总体目标相致,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必须是遵循企业的发展战略而进行的管理活动的客观反映。
(8)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的卓越绩效管理模式体现了当代先进企业的管理水准,它涵盖了一体化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它对组织(即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的导入必将进一步扩展管理范围、提升管理水平,适应组织(即企业)快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减少事故引起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有机构整合、文件整合、管理体系运行机制整合等。真正意义上的完全整合有赖于组织(即企业)有关方面经验的积累,以及推行管理体系整合的决心和效果。
2.1 组织机构与职责的整合与建立
2.1.1 组织机构的设置和职责范围的划分
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整合首先要从组织(即企业)内部有关管理体系的组织机构入手,由于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管理体系通常包含组织(即企业)所有的部门,特别是生产部门、辅助部门、后勤部门及相关现场,而且必须是全员参与,即体系包括组织的全体员工和所有部门,因此,需要明确企业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责划分。
生产经营企业必须设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指挥部人员职责范围的划分。总指挥:组织指挥企业的应急救援;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指挥部成员:安全科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保卫科长,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生产科长(或调度长),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信联络和对外联系;设备(机动)科长,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卫生科长(包括气防站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总务科长,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供销科长,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环保科长,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洗 ……此处隐藏13825个字……徒离开,记住歹徒逃离的方向和使用的交通工具类型、牌号;
e、(适时)打110报警,并向主管领导(站长)/(副站长)、(或有关)部门汇报;
f、锁好所有门、窗,防止歹徒再次闯入,不要破坏(保护)作案现场,留住所有现场目击者,等待警方到来,如可能应用笔画下歹徒的外表特征;
g、对现场遭受歹徒胁迫的人员进行护理和安慰,对重伤者进行急救,拨打120或立即送就近医院抢救。
5、在公安部门现场查察后,经公安部门同意及时整理统计损失,并用书面形式把事故报上级有关部门。
6.5.11(公共)卫生健康预案
(一)突发性疾病或重大外伤
员工发生突发性疾病或重大外伤时,首先向120急救中心求救或用其它车辆派员护送病人到医院抢救,并随时与急救中心保持联系,按急救中心要求进行急救,及时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及其家属。
(二)传染性疾病
当发现站内员工发生传染性疾病时,首先向120急救中心求救,并暂停营业;疏散站内顾客并向顾客说明原因,使顾客能及早检查身体;设置警戒线,通知上级主管部门及其家属;待病人送交医院后,对加油站进行全面消毒处理,打开窗户使室内通风;清理传染性特别强的疾病病人(使用的)物品,要进行(采取)焚烧、深埋等方法处理,防止病菌扩散;对其它员工要(应)送医院检查,确认是否被传染,并加强自身观察,一(若)有不良反应及时求医诊治;如医疗机构有特殊处理要求,则按医疗机构要求执行。
(三)食物中毒
当员工发生食物中毒时,首先向120急救中心求救或用其它车辆派员护送病人到医院抢救,并马上停止就餐,保护就餐现场并保留就餐食品;对其他就餐员工要送医院检查,确认是否已中毒,并加强自身观察,或听医嘱;并要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或拨打110报警。
(四)触电伤害
1)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发现有人触电,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首先要切断电源(断开电源开关),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如果开关不在附近,可用绝缘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棒、塑料绝缘柄、木橙等)挑开触电者或电线,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准确的救护方法进行抢救;
2)对触电后伤势不重,神志清醒但有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触电过程中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过来者,应就地安静休息,不得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诊治;
3)如伤势较重,已失去知觉,但心脏、呼吸功能都还存在,应使触电者安静,舒适地平卧,使空气流通,解开衣服使呼吸顺畅;若天冷,应注意保暖;迅速请医生来现场诊治或送医院;
4)如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或两者都已停止,应立即施以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急救,并速请医生诊治或急送就近医院。
6.5.12交通事故预案
1.如果在加油站发生两车相撞交通事故时,加油员应立即停止加油,站长及时疏散加油车辆及无关人员,准备灭火器进行警戒。对事故车辆司机进行劝解,并联系汽车修理厂。如果调解无效,开票员应拨打122报警电话,由交警部门进行处理;
2.如果在加油站发生车辆碰撞加油机事故时,加油员应立即停止加油,领班迅速关闭总电源,站长及时疏散加油车辆及无关人员,拿起灭火器进行警戒。如果发生火灾,则启动消防预案进行扑救,如果未发生火灾,则应报告上级请求及时修理加油机,确保加油站安全营业;对发生的事故经过站长应马上报公司,进行妥善处理;
3.如果在加油站发生车辆撞伤人员(含加油站员工)事故时,站长应立即送受伤人员到医院进行救治,并安排人员做好顶岗工作,确保加油站营业,对发生的事故应马上报公司,进行妥善处理。并记住肇事车辆车牌号,以防逃逸。
6.6受伤人员现场救护、医院救治
对在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视情施以急救救援措施。同时向120急救中心求援,电话中要说清楚,由什么原因引起的伤害,并作了什么应急处理。在救援车没有到达时,可通过拦截汽车将伤员送往医院。并用手机与120急救中保持联系,并听从他的救援指令。
6.7应急救援保障
6.7.1内部保障
依据现有资源的评估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⑴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流程图、现场平面布置图和周围地区图、气象资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互救信息等,应明确资料存放地点和保管人;
⑵应急通信系统:
⑶应急电源、照明:
⑷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
⑸保障制度目录:
①责任制;
②值班制度;
③演练培训制度;
④应急救援装备、物资、药品等检查、维护制度;
⑤演练制度。
⑹其它
6.7.2外部保障
依据对外部应急救援能力的分析结果,确定以下内容:
(1)制定与外部沟通的信息表,主要是:外部单位如就近医院、派出所、消防队等,地址、电话等;
(2)企业互助的方式;
(3)请求政府协调应急救援力量;
(4)应急救援信息咨询;
(5)专家信息。
6.8新闻采访
火灾发生后,站长必须及时将事故经过向上级汇报,根据上级部门安排接受新闻媒体采访,严禁私自发表其他言论,接受采访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详实。
7事件应急终止
7.1事件应急救援关闭程序
待事件解除后,关闭应急救援程序。
7.2事件调查和处理
7.2.1保护现场,协助配合有关部门调查事故原因。
7.2.2组织力量迅速恢复生产。
7.2.3落实“四不放过”原则。
8应急培训计划
通过应急演练的形式,应每月对救援人员和全体员工进行培训与教育。内容包括:
1)应急救援人员的技能培训和紧急逃生的培训;
2)在职(全体)员工岗位应急处理和疏散逃生技能的培训;
3)周边地区应急响应知识的宣传。
9应急演练
9.1演练准备
检查应急物质是否齐备。
9.2演练范围与频次
每月组织不少于一个专项内容的应急演练,并在一年内覆盖应急预案中所有内容。
9.3演练组织
演练方式除明确规定外,可采用理论学习、授课辅导、实战、模拟(图上推演)或混合演练(实战与模拟相结合)等方式。
10评估和修订
根据应急预案的演练情况,针对演练中暴露的问题,对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进行自我评估和修订,并按《应急管理程序》的要求,报公司相关管理部门备案。
11附件
11.1加油站应急救援人员名单及联络电话表
指挥组人员名单及联络方式
11.2加油站消防器材配置表
消防器材配置表
11.3地方医疗、消防服务及相关单位名称及联络方式
地方医疗、消防服务及相关单位名称及联络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