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医生事迹材料[精选]](https://img.jihtu.com/upload/9691.jpg)
最美医生事迹材料[精选]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要用到事迹材料的地方还是很多的,事迹材料可以起到引导良好风气、推动工作、激励后进的作用。拟起事迹材料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最美医生事迹材料,欢迎阅读与收藏。
最美医生事迹材料 篇1他即将进入花甲之年,仍然忙碌在医疗一线;参加工作35年,他从一名新人成长为科室带头人。春去秋来,日复一日,青丝变白发,他始终不忘初心,全力守护百姓健康。
他就是市人民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xx,现任xx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委员,xx省老年学会保健康复学会肿瘤防治专家专业委员会委员,CSCO会员,xx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在xx市抗癌协会中担任3个副主任委员:放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肿瘤靶向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过论文20余篇,科研成果曾被评为xx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平度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30年见证,科室壮大
xx自1985年从事血液病专业,1998年从事肿瘤内科工作,担任医院血液肿瘤科第一任主任至今,带头组建该科室,由开始的10几张病床发展到现在的100多张,成为全院的大科室之一。20xx年,科室与放疗科合并,为了科室的发展和同事们业务水平的提升,xx争取到青医附院肿瘤科资深专家陈维刚教授每2周来院查房1次的宝贵机会,他不仅要求全科医师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带头认真参与陈教授的查房、病例讨论、讲课等。2年下来,科室整体人员的肿瘤综合治疗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和规范。后来,即使陈教授不再继续来院指导,但xx一直秉承良好的工作作风,严格遵守各项核心制度,至今保持每周大查房1-2次的习惯,既保证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而且对年轻医师的带教起到了重要作用。
业务精湛,心系患者
20xx年,在国家卫计委检查对口支援的工作中,作为对口支援主要科室,xx积极应对、雷厉风行,通过加班加点和日夜兼程的艰辛努力,协助医院收获了全国第二名的的`优异成绩。20xx年,xx市卫计委成立xx市血液病质控中心,xx有幸成为县级医院仅有的2名质控员之一,通过参加xx市血液病质控工作,使医院淋巴瘤、白血病的诊疗水平及规范性得到明显提升,血液病诊疗达到xx市同质化标准,在20xx年xx市血液病质控检查中协助医院获得“最佳提升奖”的优异成绩。
曾经有一位辗转求医多处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肺、肝、骨、胸膜、腹腔多发转移,因腹腔大量积液,生活不能自理,多家医院均劝其放弃治疗,患者家属找到xx后,他仔细阅读患者手中厚厚的既往诊治资料,详细了解既往的用药情况,多年的临床经验使得朱主任敏感的意识到乳腺癌的化疗敏感性高、效果好,不能轻易放弃,同时亲自与上级医院专家沟通,并仔细评估患者体质情况,取得患者及家属的充分信任和依从性后,谨慎制订了“从单药到双药、从低剂量逐渐到正常剂量”的循序渐进治疗方案,严密观察病人情况变化,3个疗程之后,还真有“奇迹”出现,病人日常生活能自理:自由上下二楼,患者家属非常感激,要以送“红包”表示感激。而朱主任除了拒收之外却说:“救治好病人,得到病人及家属的认可,这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多少金钱也换不来的。”
以身作则,做好传帮带
作为一名党员,xx始终以党章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与上级领导保持一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拒绝各种不正之风,遵纪守法,以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医德医风,对本职工作精益求精,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正确对待病人,做好每一位病人、每一个疾病的正确判断,受到病人的好评,多次被评为平度市卫生系统及医院先进工作者,在医院举行的“大医精诚”评选活动中连续2届获得“大医精诚”奖。
除了必须的临床工作外,xx主任还积极参加医、教、研的工作,带好下级医师、严格按“三级三严”严格要求他们,使他们按正确的轨道前进,对他们的病历书写正确指导修改,病人的治疗方案与他们认真讨论,对实习生及进修人员用心带教,指导他们圆满完成实习、进修各项指标,由于多方面的知识积累,xx还于20xx年还主持编写了《实用肿瘤诊疗学》一书。
最美医生事迹材料 篇2“人就算活150岁,如果没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那也是虚度了年华。”钟晶,一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20xx年,她为了与在乡镇工作的丈夫团聚,辞掉贵阳大医院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河村卫生室,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不久,丈夫调入州府,她却仍然独自坚守。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有城市里五彩斑斓的时装和琳琅满目的零食,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换回的,是乡村百姓无限的信任,以及来自网友的声声祝福,她是网民眼中“最美乡村女医生”。
劳动,是美丽的: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记事
她独自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的村卫生室,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网友称赞她为“最美乡村女医生”。
最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河村的乡村女医生、一个来自省城的“80后”钟晶成为网络红人。她的故事在网络多家论坛上流传。
五一节前,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龙河村,走近这位甘于清贫寂寞、倾力治病救人的“最美丽”的劳动者。
记者到达时,临街的龙河村卫生室中,不少村民正在看病买药。一个温柔的声音不断叮嘱道:“老人家,这个药晚上睡觉时才吃。”“头痛粉吃多了不好,你要一盒我不能卖,但可以送一包给你吃。”
说话的就是钟晶。她出生于1982年,是个漂亮的贵阳姑娘,个子娇小,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2008年,她辞去贵阳长江医院的工作,跟随在乡镇工作的丈夫来到龙河村,为当地缺医少药的老百姓开起了村卫生室,这也是龙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进行新农合报销的卫生室。
岂知两个月后,丈夫被调至黔西南州委工作。“走还是留?”她很纠结。她发现,由于贫穷闭塞,当地农村妇女大都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妇女患妇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妇科医生,一直拖到病情恶化。龙河村还是个风湿病高发村,老人几乎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
留下来为当地百姓治病!
下了决心的钟晶拿出2万元购买了理疗仪、治疗妇科等疾病的'仪器,所有用具每周消毒一次,还按大医院要求设置了垃圾分类。龙场镇党委副书记孙志宏说,她的卫生室是镇里最正规的之一。
钟晶一家三代行医,她又托均为医生的外婆和母亲打听了一副治疗风湿的草药方。48岁的龙庆昌患风湿病14年,多次外出求医花费上万元。“最后找到钟医生,20元6包药就好多了,介绍的几个朋友用药后也都有好转。”龙庆 ……此处隐藏16262个字……压危象”,患者随时可发生脑血管意外,需要进行紧急处理。当时卫生室没有硝普钠、硝酸甘油针剂等,时间就是生命,刘大夫当机立断,选用了硝苯地平20毫克含服、安定5毫克静注、利多卡因50毫克肌注,经过紧急处理,一个小时之后该患者血压降至160/100左右,这才松了一口气,随即将患者转至青医附院。经过这段时间的紧急抢救,他悬着的一颗心才安然放下,而时针已经指到凌晨2点多。
刘大夫不仅医术精湛,当机立断,在给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也从不计较个人得失。20xx年夏天的一个下午,大山里的一位老太太74岁,距峰山西卫生室大概7公里,总感觉周身无力,这一天就一个人乘坐公共汽车想来看看,上车不久老人家就昏睡在座椅上,邻村的居民有认识他的,连拽代叫将她唤醒问其到何处,老人说要到峰山西卫生室看病,好心的司机就特意转道将其送来。乘客帮忙将其抬上床,随后又昏睡过去。刘大夫当即为其检查:血压100/70mmHg,指尖血糖26.4mmol/L。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立即给予补液、纠酸,静滴普通胰岛素20u,输液过程中老人慢慢的清醒、感觉好了许多。之后又为其开了降糖药。当时夜幕降临、问其家里电话又记不清,刘大夫就近叫了辆出租车30元将其送回家,嘱其明天尽快到三级医院治疗,当时老人家带了不到20元钱。
像这种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刘大夫凭借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使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处理得心应手,群众一般的疾病不用去大医院,在他这里都能得到解决,刘大夫业务水平和诊疗能力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满意,群众的口碑一传十,十传百,使刘大夫成为了附近群众信得过的.好医生。
三、思想解放,开拓创新
面对不断发展的新的医学模式,xx大夫思想活跃,有创新精神,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和让更多的人民群众得到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为目标,积极投身于卫生医疗改革中。20xx年,当周围卫生室还停留在纸质档案的时候,刘大夫就创新建立起专门的“电子门诊登记”,使患者就诊方便,检索迅速,便捷灵活,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质量;经过不断的尝试和经验的积累,自20xx年开始,刘大夫正式启用自创的“门诊电子处方”,使处方更加规范、用药更加精准,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刘大夫不断提高自己的现代的医疗观念,将现代的临床科学理念付诸于临床实践,切实转变思想,把过去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现在以“病人”为中心,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最美医生事迹材料 篇14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即将盛开的花朵,作为儿科医生的xx是祖国花朵的守护神,在他的心中,儿童的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白天还是黑夜,不论上班还是下班,不论刮风还是下雨,他的电话总是24小时开机,只要患者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不管是当初席卷全国的“非典”,还是后来满城恐慌的手足口病,还有后来轰动一时的甲型h1n1流感,他始终奋战在抗击疾病最前线。
2003年初春,按照市政府统一要求和部署,各级医院均成立发热门诊排查“非典”病人,在那场谈“非典”色变的年代,许多人打了退堂鼓,但是作为儿科医生的他却主动请缨,要求参加发热门诊的工作。在发热门诊的实际工作中,仔细认真,高度负责,不怕苦不怕累,冒风险顶压力,诠释了一个医生因该有的社会担当,出色的完成了发热门诊的工作。2008年,当手足口病肆虐时,他临危受命,出任传染病区主任,为赢得抢救治疗的最佳时间,他从家中抱来被子、洗漱用品,会同年轻医生一起值班,连续多天吃住在病房,日夜守护重症患儿。每天和医生护士们一起抢救患儿,讨论治疗方案,经常工作至凌晨,每天的休息时间只有3-4个小时。看着日渐消瘦的他,大家都劝他回去休息一下,但他总是说:“这么多孩子处在死亡线上,我怎么能离开?就算回到家我也睡不着,还不如在这里守着孩子们。”,在他的.带领下,创造了重症手足口病救治无一例损伤的奇迹。
当h1n1甲型流感流行时,他再次担当重任,他精心研究甲型流感救治指南方案,带领整个团队出色完成了任务。
不忘初心,演绎医者风范
他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农村,当初参加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作为大山里懵懂的孩子也是一脸迷茫,到底以后从事什么样的专业呢?带着这个问题他就去问他的老师,老师就问他“那你以后想做什么样的人?”,他说“我想做快乐的人”,老师又问“怎样才能成为快乐的人呢?”,老师又启发他,“能为别人带来快乐你就会成为快乐的人”。带着这个问题他就在思索,到底从事什么专业才能为别人带来快乐呢?首先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深深体会到了农村的贫穷落后和缺医少药,看到了因病致贫因病致残的悲欢离合,他就在想要是能为别人解除病痛肯定会为别人带来快乐,如是他就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当他如愿以偿第一步踏入青岛医学院的大门的时候,迎面的“欢迎你,未来的医学家”这几个大字顿时让他心潮澎湃,他更加坚定了信念,选对了专业。从此怀着这份梦想,在学校里繁忙的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医生。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向同事学习,向老师学习,努力工作,勤奋钻研,多次上上级医院研修,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为千万儿童解除了病痛,收获了快乐。
2013年的冬天,天气非常寒冷,一位焦急的家长,脸上冒着大汗急匆匆的来到他的诊室,“大夫大夫,快救救我的孩子!”他急忙站起来,快点招呼家长坐下说“别急别急,慢慢说。”一面打开包被查看孩子,当他打开包被的时候,也是惊呆了,孩子呼困难,面色苍灰,身体软绵绵的,直觉告诉他这孩子病情危重,他顾不上别的,一把抱起孩子飞快的奔去抢救室组织抢救,经过紧张有序的治疗孩子病情得到了缓解。当他从抢救室出来告诉家长孩子病情暂时得到缓解的时候,家长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含着感激的泪水向他诉说孩子的病情。经了解这孩子是从外院私自转来的,本来病情就较重,加上一路颠簸,导致了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幸亏来的还算及时才得以抢救成功。仔细了解孩子有先天性腭裂,反复肺炎多次,一次比一次严重,多年的临床经验告诉他孩子不是简单的反复多次肺部感染,肯定有其更深层次的原因。经过仔细问诊,详细检查,确定是由于腭裂呛奶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反复发作,假如不能有效排出异物的话,肺炎得不到根治。看着紧张的家长,望着病重的患儿,在床位异常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多方位联系病床收住入院。入院后组织多学科会诊,仔细研究下一步治疗方案,考虑每一个环节,最终在病情严重的情况下,凭着强烈的责任感,冒着巨大的风险果断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排除异物,最终使孩子肺炎得到根治。当孩子痊愈出院的时候,家长来到他的办公室掏出个红包硬要塞给他,“瞿医生,俺也不太会讲话,俺的孩子要是没有您早就没了,您是俺孩子的救命恩人,这点心意,您一定要收下!”,他硬是把红包又塞了回去,说“看到经我诊治的病人痊愈出院,我心里已经无比的快乐了,当听到你们的一声谢谢时,我心里更是充满了力量,应该谢谢你们对我们的信任,其实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谢谢你。”事后他又主动替家长联系了上级医院行腭裂修补术,完全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现在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他就是这么一个人,他不仅医术精湛,医德高尚,其“医者仁心,大爱无疆”的职业信仰,对病人无私的爱也常常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