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跷板》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15 22:35:08
《跷跷板》的教学设计

《跷跷板》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跷跷板》的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目的:

1、利用已有的经验,认识物体之间存在着轻重的差异。

2、通过“掂一掂”等活动,进一步体验两个物体间的轻重。

3、在比较物体轻重的。过程中,认识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获得比较轻重的活动经验。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具准备:

课件,厚薄、大小不同的两本书,苹果和梨,天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轻重。

1、师:星期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在公园里玩耍,它们玩得可高兴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都有什么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观察:小熊和小猴在玩跷跷板,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小熊重,小猴轻的?

师:从这幅图中你还能看出谁轻谁重?

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通过观察可以看出谁轻谁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轻和重。(板书课题轻重)

2、你还能说出你身边的物体谁轻谁重吗?

二、实践操作,发展认知。

1、掂一掂。

(1)让学生观察讲桌上的一本数学书和一个文具盒,说说数学书和文具盒谁轻谁重?

(2)为什么同样的书和文具盒,大家判断的不一样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证实一下谁说的对呢?

(4)教师把文具盒里的文具取出来,再请2~3名同学掂一掂,说出谁轻谁重?为什么?

(5)你们想不想掂一掂,看看自己的文具盒和数学书谁轻谁重?

(6)教师小结:文具盒和数学用眼睛看不能准确地判断谁轻谁重,我们用掂一掂的方法能够比出谁轻谁重。

2、称一称

(1)出示苹果和梨猜一猜:谁轻谁重?

掂一掂:谁轻谁重?

不管是猜一猜,还是掂一掂,小朋友的答案都不同。

怎么办呢?谁又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呢?

(2)小结讨论:你们能想出哪些办法?

(3)出示天平秤。介绍在天平上比较轻重的方法。

三、全课小结。

师:经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判断物体的轻重的方法有很多,可以用眼睛看,用手掂一掂,还可以称一称。

《《跷跷板》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