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柳》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1一、导入
出示课件:春天柳树图片
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图片上都有什么?我们这节课学习的诗就和柳树有关,这首诗的题目叫做《咏柳》。大声朗读课题:咏柳
二、理解古诗题目出示课件:
古诗题目
老师这有个疑问了,《咏柳》是什么意思呢?
老师提示你们一下,以前啊,你们学过一首诗的题目也带“咏”字,而且这首诗啊是描写可爱的“鹅”,你们知道是哪一首了吗?对了,就是《咏鹅》,我们知道《咏鹅》的意思是赞美“鹅”的,那么,《咏柳》的意思是什么呢?(赞美柳树)出示课件:咏柳的意思
这里面的.“咏”就是赞美的意思,柳指的是柳树。
所以,我们在学习时要注意把以前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现在的新知识中,要灵活运用,再读一遍,课题《咏柳》。
三、理解古诗内容
在讲这首诗之前,我要给大家讲一讲如何学习一首诗:
1、首先,从题目入手,弄清题目所表示的含义,就大概知道这首诗描述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了。
2、然后要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因为作者生活背景可能使他写出不一样风格的诗来。
3、接下来分析内容,通过分析诗歌内容了解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那我们了解完课题后干什么呢?(对了,了解诗人贺知章)出示课件:贺知章简介
(指明读)了解完诗人贺知章,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这位诗狂写了一首怎样的诗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出示课件:古诗
1、范读(要求:学生听准字音,语调和语速)
2、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
3、指明读(要求:读准字音,模仿老师的语调和语速)同学们读的很熟练,接下来我们这就来学习学习这首诗的内容。逐句分析:
出示课件:“碧玉妆成一树高”
1、理解“碧玉”“妆”的意思。
2、理解诗句意思,学生自由说。
3、这句话写出来柳树什么特点?(板书:柳树——绿)出示课件:“万条垂下绿丝绦”
1、学习“绦”你用什么方法记忆它?学生自由回答,开火车读一读这个字。
2、理解“万条”“绿丝绦”的意思。
3、理解诗句意思,学生自由说。
4、这句话写出了柳条什么特点?(板书:柳枝——细、长)出示课件:“不知细叶谁裁出”
1、学习生字“裁”以前我们学习过一个它很相近的字是什么?指名回答。
2、理解“裁”的意思。
3、理解诗句意思。
4、这句话说出了柳叶什么特点?(板书:柳叶——细)那这细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下句话告诉我们答案,是谁呢?出示课件:“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是一个什么句?(比喻句),把什么比作成什么?
2、这里面的“似”是什么意思?(好像)
四、整体感知古诗
整首诗的内容理解了,你们有什么感受吗?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如何能把这首诗朗读好,就要看停顿,怎样停顿呢?(出示课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接下来这两句呢,自己在书上画一画。按照这样的停顿,再把这首诗读一读。
五、读中感悟,体会情感
你们说柳树美不美,诗人用一首诗赞美柳树,并写了柳树这么多的特点,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试着写下来。(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
六、完成积累出示课件:
《回乡偶书》指名读,并把这首诗抄写到积累本上。
七、作业设计
出示课件:背诵古诗《咏柳》
八、板书设计
咏柳柳树——绿
柳枝——细、长柳叶——细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学习2个二类生字,会写7个一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春意盎然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幻灯片。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习旧引新,激发兴趣。
同学们背得很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咏柳》。(板书)
二、解题知人,感受美。
出示幻灯片,观察图画,说说画了什么?
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介绍作者)
三、逐句解释,理解美。
1、师范读全诗。
2、学生试读,读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师生共议。
4、析句。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装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5、请学生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四、赏境诵读,抒发美。
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五、随诗学习生字。
咏:yǒng左右结构词语:歌咏、咏叹、吟咏
柳:1iǔ左右结构词语:柳树、柳条、柳暗花明
妆:zhuāng左右结构词语:化妆、妆饰、嫁妆、梳妆
绿:1ǜ左右结构词语:绿色、绿化、青山绿水
绦:tāo左右结构词语:丝绦、绦带
裁:cái半包围结构形近字:“栽”
词语:裁定、裁减、裁决、裁军、别出心裁、量体裁衣。
剪:jiǎn上下结构,下形上声,刀字旁。
词语:剪裁、剪彩、剪刀、剪辑、剪影
六、完成课后习题。
1、展示学生为诗歌的配画作品,结合配画 ……此处隐藏4485个字……
一、设计理念:
小学生好动,喜爱游戏,难以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思维形象具体化,对他们来说,学习古诗是有困难的,而且容易产生厌学的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力求做到教学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生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灵活的形式,通过合作学习,进行交流反馈,并且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同时展示学生的个性。尊重、相信学生,创设出民主的课堂。
二、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感悟春天。
回忆有关春天的古诗,引出课题。将学生的所得进行展示。
(二)尝试解题,初读课文。
1、借以前学过的《咏鹅》了解本课《咏柳》的主要内容。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读古诗的'欲望。
2、解题:诗人贺知章也和同学们一样喜爱春天的柳树,他用诗歌赞美了柳树诗人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大家先自己去读一遍古诗。
3、学生自由读,认读生字。交流认读方法,尤其是自己的独特的识字方法。
4、检查自读生字情况。
(三)个性阅读,体会内容。
1、学习第一、二句。
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
2、再读课文,看图观察柳树与树枝的什么特点?诗人看到这么细嫩的柳叶,是怎么想的?
3、请学生再读古诗。
4、诗人从远处看到柳树,发出了感叹。你们看诗人比喻得多好呀。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怎么来读这两句以表达对柳树的赞美。
5、指名读。老师相机指导: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一”字读第二声,可读重些。“绿”字也可读重点。
6、自读第三、四句。
(l)接下来,诗人又是怎么赞美柳树的呢?请同学们和同桌去读三四句。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相机提问: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这样读。
7、全班齐读。
(四)背诵古诗,赏境诵读。
1、师启发:在诗人笔下,柳树是多么美妙,请同学们带着喜爱柳树,热爱春天的感情去朗读古读,在读中体会美。
2、诗人用古诗赞美了柳树。你们能用自己的话来赞美柳树吗?大家下去和小伙伴们互相说说柳树的样子。
3、让我们看着挂图一起来有感情的背诵这首古诗
(五)作业设计:
搜集有关春天咏物的古诗,练习诵读。
板书设计:
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挂图小黑板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优秀教学设计8设计理念:
著名小学语文教育家吴忠豪教授指出:诗句要反复诵读,诗意要大致了解,诗篇须熟练背诵。因此,本首诗的教学以朗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读中生情,以情促读,在声声诵读中感受古诗的独特魅力和韵味所在。
教学目标:
1、会认“咏、绦”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初步学习按照平长仄短的规律吟诵古诗的方法。
4、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5、感受春天的美好。
6、积累关于春天的诗句。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受春天的美好。
教学难点:学习按照平仄规律吟诵古诗的方法。
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提示学生注意“咏”字的写法。
2、齐读课题。
3、谁知道“咏”是什么意思?(歌咏、赞美)
4、小结题意:咏柳就是赞美柳树、歌咏柳树的意思。
二、初读
1、学生自由朗读两遍。(教师板书全诗)
要求:第一遍,借助拼音读正确;
第二遍,注意停顿通顺。
2、学生反馈自渎情况。
指生读注意正音:妆、绦、似剪刀。
小组读
男、女生推荐代表赛读,师生共同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为吟诵、背诵打下基础,在学生朗读之后,以提出的两点要求作为评价标准。
三、诵读
1、古人作诗非常讲究平仄押韵,汉语拼音中声调为第一、二声的音节是平声,用“—”标示,第三、四声的音节成为仄声,用“1”标示。读的时候咱们要注意平长仄短。
2、教师范读。(给诗标上平仄符号)
3、学生练读,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学生展示读,师生合作读。
5、看老师的手势,学着古人吟一吟,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尝试诵读古诗的新鲜方法,感受古诗的`韵味和吟诵古诗的回味无穷。
四、朗读、理解
1、读着读着,我们仿佛和诗人一样站在了这棵柳书旁。(课件出示柳树图)
(1)师声情并茂地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2)生读。
(3)闭上眼睛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根据学生发言,指导朗读。
高高的柳树碧绿碧绿的,多美啊!(读)
每条细长的柳枝都像绿色的丝带,像古代句、女子裙上轻舞的丝带,微风吹过,轻轻飘拂。(读)
在作者眼中,这棵柳树宛如一位身着绿裙、婀娜多姿的少女,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读)
设计意图:理解诗意不是逐个词语细致地翻译,而是通过想象感受,再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老师的引导下,体会柳树的多姿,读出诗句的美感,理解和朗读相得益彰。
2、作者用这样美丽的诗句赞美柳树,这身绿意盎然的长裙又是出自谁的巧手呢?
(1)学生齐读: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师生合作读。
(3)诗人不仅赞美柳树,更是赞美春天。(板书:咏春)学生带着赞美之情朗读古诗。
(4)配乐朗读,想象画面朗读。
五、拓展、背诵
1、春天的勃勃生机、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在这个季节里,和暖的春风还为我们送来了什么?
2、结合学生发言出示描写春天的诗句: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3)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4)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设计意图:跳出教材,围绕春天这个主题积累诗句,丰富学生的语言。
3、好一个多彩的春天,让我们再次在这首古诗中体会它的美好吧!齐读、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