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心理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心理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心理作文1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情,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情。
心情有很多种,比方说:有伤心的;高兴的;忧伤的;兴奋的;开朗的;愁眉苦脸的;悲痛欲绝的;惹人怜爱的等……多的说不完。
心情能控制人的身心健康,同时人们也能摆脱心情的.控制,任何人只要有摆脱心情的控制的信念,绝对能成功的。
你只要能保持开朗的心情,就能使你长年不生病,还能治疗心理疾病。
心情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能确定你的命运的魔法水晶,可要好好珍惜它。
人们总说自己的命不好,但是他们一直都没有发现命运一直都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你们要好好对待自己,让自己每天都持有好心情哦!
在这里,我祝所有人心情愉快,天天好心情!
小学心理作文2今天,我们要全班背书,“背书?我最擅长了!终于有机会展示我的特长啦!”我暗喜道。
一上课,我心里不停地念着:“点我吧!点我吧!老师啊!点我吧!”老师一进门,开始点名了,一下点到了我同桌。“哇!都点他啦,下一个应该是我了吧?”我不禁这样想。于是,老师只点不会背的,偏偏不点会背的`,我好失望啊!嘟着嘴巴坐在座位上。
小学心理作文31、情绪犹如温度计,能使人沸腾,也能使人冷却。
2、宽容能让别人愉悦,自己也快乐,刻薄让他人痛苦,让自己也痛苦。
3、保持一种平和心境,你才会在欲望的丛林中忘乎所以。
4、一个人心态要稳定,要正确对待自己,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不要越位也不要自卑,要对社会有种感激之心,只要做到这个,很多事情就迎刃而解。
5、人对社会有两种态度:一种人永远用乐观的、积极的态度看世界。一种人用悲观、消极的态度看世界。实际上这是划分人的心理平衡与不平衡的标准。只要你乐观积极地看世界,这世界就很美好。
6、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就是最成功的健康。
7、强者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弱者的命运决定了他的性格。
8、心理工作很重要,各级领导重视高。干群拥护急需要,科学开展重实效。心理不适把医找,心理治疗是妙药。
9、好的心理是一剂良药,能催人奋进,反之它就是枷锁,使人灭亡。
10、经常疏通河床,不致溃堤,适时疏导心理,才能保持健康。
11、人生就像一张磁盘,烦恼可以删除,快乐可以拷贝。
12、雄心出胆略,恒心出意志,信心出勇气,决心出力量。
13、我们应该学习“王婆卖瓜”,首先她有自己种的瓜,其次她先有瓜才自夸,三是夸瓜不夸自己。
14、悲观者横向比人生,乐观者纵向攀人生。
15、失去了昨日的繁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又错过了今天的朝阳。
16、所谓知足,并非不思进取,而是在努力耕耘中不奢望、贪求。
17、人生如鲜花,令人赞赏;如美酒,使人陶醉;如希望,令人奋发;如动力,催人奋进。
18、快乐是一种思想。思想快乐,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思想不快乐,你就快乐不起来。
19、教育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做好心理工作的基础。
20、不是烦恼太多,而是心胸不够开阔。
21、发怒容易使人失去理智,给我们的身体乃至学习、工作和生活造成危害。所以我们应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克已制怒。
22、健康,来源于健全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则不会患病。
23、有了积极的心态,便有了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成功的信心。我们对生活态度决定了我们的人生。24、人生在世,应该对事业热情,对生活热情,对他人热情。谁能保持这三方面的热情,谁将会有意义地度过一生。
25、只有对前途乐观的人,才能不怕黑暗,才能有力量去创造光明。乐观不是目的,而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种态度。
26、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才是达到最完善的心理健康。
1春天真是让人舒服的春天,春天的景色真美啊!
2这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我爱这美丽的春天.
3近了,近了,我已听到春天的脚步声了,这一切都报告着春天的到来,我整个心都飘了出去,飘到那鲜艳的花儿上,飘到那油绿的草地上.
4春雨连绵,洒在院里的梧桐树上,沙沙沙像音乐家轻轻拔动琴弦,又像蚕宝宝在悄悄吞食桑叶……
5哦!春雨呀,原来你跟着春姑娘一起来到大地,使大地生机勃勃,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你灵巧的手,拔动着人们的心弦,拔动着人们美好的希望
27、心理工作,着眼警队,惠及民警。
28、拥有健全的心理,争做健康的卫士。
29、心理健康,受益你我他。
30、浇树浇根,知兵知心
31、心理工作与政治思想工作是密不可分的兄弟。
32、正视自卑心理,把自信作为人生成功的第一秘决。
33、心理工作是打开民警心灵之门的金色钥匙。
34、心理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是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5、心理工作是民警精神生活的良师益友。
36、过硬的心理是完成任务的根本保证。
37、健康良好的心理是取得成功的开端。
38、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上云卷云舒。
39、好心情,会让你峰回路转。
4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1、言传身教交朋友,以心换心健心理。
42、把爱心当做启蒙的雨露,用真情唤起心灵的共鸣。
43、没有健康的心理,就没有健康的人生。
44、健康的心理造就健康的`人生。
45、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生产力的提高,科技日新月异,人们生活中的竞争力和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们舒适地工作,成功的事业的强大后盾。
46、世间最强大的莫过于心灵的力量。
47、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心理问题直接作用并影响人的思想。
48、只有构筑起心理防线才坚不可摧。
49、宽容是化解一切仇恨的最好办法,谅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50、如果说身体不健康失去的是躯体,那么心理不健康失去的将是灵魂
51、人的问题比人还多,世界上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52、与其修饰面容,不如修正心胸。
53、坚韧之心,是成功的根基。
……此处隐藏20949个字……照本宣科、抽象乏味、死气沉沉的“填鸭”课.在命题作文的教学中,既不考虑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不考虑学生的情感世界,也不创设与题意有关的真实情境,使学生面对题目无从下手,逐渐对作文失去信心,甚至造成逆反心理,不愿上作文课,害怕写作文.反之,如果情境创设得好,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引起学生们浓厚的兴趣;还可触发丰富的联想,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并自然地引发学生想要表达、想要写作的欲望,从而逐渐地喜欢上作文课.可见创设情境是作文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模型
当前我国小学作文教学尽管存在上述多方面的问题,但是根源是同一个,就是受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只考虑教师如何教,不考虑学生如何学,不去了解、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表现在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如前所述,学生作文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涉及学生内部的多种心理活动。但是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却以写作知识为纲,很少有人去研究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到底有什么样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实质上,上述五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每一个都与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密切相关。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作文教学的面貌,我们必须首先设法建构小学生作文的心理过程模型,认真探讨小学生作文过程中的心理活动规律,看看小学生作文具体涉及哪些心理因素,以便从中找出影响和促进这些心理因素的教学条件与变量,用于指导我们“四结合”作文教学改革试验研究的深入开展,这才是对待教学改革的科学态度。
1.命题作文的心理过程模型
小学生作文分“看图作文”(主要在低年级)与“命题作文”(主要在中、高年级)
两种。让学生按教师提出的一定范围和要求来作文,也是常用的方式(有人称之为“命意式作文”)。不过,这种方式作文的主题也要受教师提出范围和要求的限定,所以仍可归入命题作文范畴。由于看图作文和命题作文这两种方式的思维加工对象和思维加工主体的认知特点都不相同,所以心理活动过程也不完全相同。但是不管哪种形式的作文,其写作过程总要包括素材选取、写作构思、文字表达和修改润色等四个阶段。对于命题作文来说,这些阶段对应的心理活动过程应是怎样的呢?波里特(Bereiter)等人,根据作文过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作者记忆中存储的信息这一事实,把作文看作是“知识表达过程(knowledgetellingprocess)”,从而在1987年提出了如图1所示的命题作文心理过程模型[29]:
图1.波里特的作文心理模型(知识表达型作文心理模型)
该模型的特点是,强调知识在作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具有写作知识(包括审题、选材、布局、谋篇、语法规则、词汇量、标点符号等)是作文的先决条件(懂得“如何写”),而掌握关于自然和社会的一般知识则是作文的必要基础(知道“写什么”)。该模型把“写作构思”看成是,作者根据主题和体裁的要求从自己的长期记忆中提取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或信息),并对这些知识进行合理组织,用以有条理地、合乎语法地表达主题思想的过程,因而可以把它称之为“知识表达型作文心理模型”。这种模型的缺点是:只看重写作知识、写作能力以及自然和社会知识在作文过程中的作用,而忽视作者的观察事物能力和内部心理加工能力对写作过程的决定性影响。在上述模型中,看不出哪个环节与观察事物过程有关。就内部心理加工而言,在模型中只用“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和“判定所提取信息是否符合要求”这两个环节来包括写作构思过程的全部心理加工活动,这是比较笼统的、不精确的,也是远远不够的。而这种心理加工活动正是影响写作构思乃至影响整个写作过程的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因素。由于这种模型只强调知识而忽视能力(尤其是心理加工能力)所以基本上是属于一维(知识维)的作文心理模型。
国内对作文心理过程模型的研究,起步要比国外晚得多,尽管不少语文教学专家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已认识到这一课题的重要性,并在一些论文和著作[2][5][6]中涉及到小学生作文心理过程问题。但是真正能从心理学高度对这一课题进行较深入探索的文章则屈指可数。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的朱京曦同志,在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所”赵为华博士所提出“表象操作加工过程模型”的基础上,于1997年初建构的“小学生作文心理过程模型”,是目前国内在这方面进行的较深入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该模型如图2[32]所示。由于它是建立在表象操作的基础之上,因此可称之为“表象操作型作文心理模型”。
图2.表象操作型作文心理模型
该模型的核心部分
─“表象加工能力”部分(包括表象的“一次同构”和“二次同构”)引用了赵为华博士的“表象操作加工过程模型”(见图3[31]),该模型是赵为华依据谢帕德(Shepard)和库柏(Cooper)的“双重同构理论”于1995年提出的。
根据文献[32]的描述(参看图3),“写作的表象操作首先是根据第一次提取的部件信息进行第一次序同构,形成一幅近似于真实情境的表象,表象的结构通常对应着作文的基本结构。在确定了表象的结构之后,个体还要根据个人的情感、价值观念利用概念对表象进行第二次序同构。第二次序同构过程包括部件细化和部件添加两类操作,部件细化指利用记忆中原部件的信息来使表象更精确、更细致,部件添加指利用原来就存在于头脑之中的部件来补足表象的空白。”
图3.表象操作加工过程模型
表象操作型作文心理模型的特点是,强调表象操作在作文的内部心理加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所以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波里特模型的缺陷,这是它的主要优点。另外,由于表象的“一次同构”、“二次同构”分别与表象的“分解操作”(分别提取各部件信息以形成近似真实情境的表象,即实现“对客观物体的历时再现”)以及“组合操作”(部件的细化与添加)相对应,具有可操作性,且易于用计算机模拟,因而这种模型很便于作文CAI软件的实现这是它的另一个优点。
小学心理作文15“喂,是邵老师吗?”“我就是!”“我是何潇铃,我想问一下分数。”“你数学67。5,常识……”还没等老师讲完,我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流下了。是我!是我让数学平均分那么差,是我给六(3)班拖了后腿,可数学我检查过了怎么还那么差?我真恨不得打自己,老师的安慰我一点也没听进去。俗话说的好:“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我哭了,考试那天的雨就是征兆吗?树叶“哗哗”地被风吹着,是在为我的分数叹息吗?分数啊!你为什么要时好时坏?为什么你是一根“捆绳”,把我捆在试卷中。你像一道墙,把我和快乐隔开。你像一座坚固的牢,把我困在痛苦中。分数啊!
为什么我进步那么大,退步也那么大?我不要什么学习进步奖,我应该是20xx年度最佳退步奖!我47名,为什么?是我基础不好?是因为我没有用心学习?是因为我没有认真对待考试?还是因为考试太紧张?……
全家人的脸色晴转多云,是我给他们丢了脸,面对斥责,我我力抵挡,我没有选择,我怎么办?……
那一张张冷若冰霜的脸。夜晚,静悄悄的,天边的月,黯然失色,我倚在桌边,哭着,哭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