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有时会突发意外事故,为了避免造成重大损失和危害,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应急预案。我们该怎么去写应急预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1本预案是信息技术部根据公司有关法规和政策,结合公司信息系统建设和运行情况,重点针对公司可能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编制的,包括总则、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预警和预防机制、应急处理程序、保障措施等,其中明确规定了在发生信息系统突发事件情况下,信息系统管理人员的相关职能和工作方法,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一、总则
(一)目的
为科学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建立健全信息系统的应急响应机制,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类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制订本应急预案。
(二)工作原则
1.统一领导
遇到重大信息系统异常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领导报告,以便于统一调度、减少损失。
2.综合协调
明确综合协调的职能机构和人员,做到职能间的相互衔接。
3.重点突出
应急处理的重点放在运行着重要业务系统或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后果的关键信息系统上。
4.及时反应,积极应对
出现信息系统故障时,信息系统维护人员应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抢修、及时控制,积极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进行防范、监测、预警、报告、响应。
5.快速恢复
信息系统管理人员在坚持快速恢复系统的原则下,根据职责分工,加强团结协作,必要情况下与设备供应商以及系统集成商共同谋求问题的快速解决。
6.防范为主,加强监控
经常性地做好应对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思想准备、预案准备、机制准备和工作准备,提高基础设备和重要信息系统的综合保障水平。加强对信息系统应用的日常监视,及时发现信息系统突发性事件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件影响范围,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应急工作小组机构及职责
在信息系统事件的处理中,一个组织良好、职责明确、科学管理的应急队伍是成功的关键。组织机构的成立对于事件的响应、决策、恢复,防止类似事件的发生都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公司信息系统的实际情况,将有关应急人员的角色和职责进行了明确的划分。
1.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及时掌握信息系统故障事件的发展动态,向上级部门报告事件动态;对有关事项做出重大决策;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和调度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参见《重大突发事件预案处理和报告制度》)。
2.应急处理工作小组
负责定期了解外部支持人员的变动情况,及时更新其技术人员及联系方式等信息;快速响应信息系统发现的故障事件、业务部门对信息系统故障的申告;执行信息系统故障的诊断、排查和恢复操作;定期通过设备监控软件、系统运行报告等工具对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尽早发现信息系统的异常状况,排除信息系统的隐患。
工作小组组长:信息技术部负责人
工作小组成员:信息技术部技术支持室全体成员、信息技术部各室主任
3.外部支持人员
包括电信运营商、设备供应商以及系统集成商。负责事先向某某信息技术部提供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技术方案和应急技术支援体系;积极配合信息中心应急人员进行故障处理。
名单: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等
三、预警和预防机制
(一)信息系统监测及报告
1.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信息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应加强信息系统应用的监测、分析和预警工作。
2.建立信息系统故障事故报告制度
发生信息系统故障时,值班人员应当立即向应急处理小组领导报告,并及时进行故障处理、调查核实、保存相关证据等。
(二)预警
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应当经初步核实之后,将有关情况及时向应急处理小组领导报告,进一步进行情况综合,研究分析可能造成损害的程度,提出初步行动对策。由上级领导视情况紧急程度召集协调会,决策行动方案,发布指示和实施命令等。
(三)预警支持系统
应建立和完善信息监测、消息传递和指挥决策支持系统,保证突发事件处理过程中的资源共享、运转正常、指挥有力。
(四)预防机制
各业务信息系统和重要信息系统建设要充分考虑抗毁性与灾难恢复,制定并不断完善应急处理预案。针对基础信息信息系统的突发性、大规模异常事件,各相关部门建立制度化、程序化的处理流程。
四、应急处理程序
(一)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分类分级的说明
根据业务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性质和机理,业务信息系统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攻击类事件:指信息系统因计算机病毒感染、非法入侵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
2.故障类事件:指信息系统因计算机软硬件故障、停电、人为误操作等导致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
3.灾害类事件:指因爆炸、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外力因素导致信息系统损毁,造成业务中断、系统宕机、信息系统瘫痪等情况。
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将其分为一般故障、严重故障、重大故障、特级故障四级。
1.一般故障
信息系统中单个系统故障,但未影响业务系统运行,也未造成社会影响或经济损失的突发事件。
2.严重故障
信息系统中单个分公司节点故障导致分公司业务中断,可能造成较大业务影响或较大经济损失的突发事件。
3.重大故障
信息系统中多个分公司节点或总公司骨干节点故障引起的多个业务系统长时间中断,可能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巨大经济损失的突发事件。
4.特级故障
特指发生不可预见的灾难性事故,如火灾、水灾和地震等。
(二)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启动
根据以上定义的故障分级,当信息系统事件的要素满足启动应急预案要求时,进入相应的应急启动流程。
(1)应急处理工作小组从业务人员或值班人员的故障申告、信息系统监控报告的故障告警中得知信息系统异常事件后,应在第一时间赶赴信息系统故障现场。
(2)应急处理工作小组针对信息系统事件做出初步的分析判断。若是电源接触不好、物理连线松动或者能在最短时间内自行解决的信息系统问题,及时按照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故障处理,并报领导小组备案;
否则,应急处理工作小组将故障大致定性为设备故障、线路故障、软件故障等故障之一,及时告知领导小组和受影响的相关部门,并采取措施避免事件影响 ……此处隐藏33890个字……做以下工作:
6.2.1故障检修组:集中系统管理员继续分析故障、查找原因、修复系统。
6.2.2技术联络组:迅速与软、硬件供应商取得联系,采取有效手段获得技术支持。
6.2.3院内协调组:通知全院各科室故障情况,并到关键科室协助数据保存。
6.3全院各系统使用科室制定相应的系统故障数据保护措施,并建立数据抢录小组,发现停机,应保存断点,保护原始数据,断点前后表单分开存放。
6.4在停机期间,相关科室应组织数据抢录小组在岗待命,一旦系统恢复,当日应立即完成对重要数据的录入,第二天完成全部数据补录。
6.5故障排除后,信息科工作技术组应按制定方案分片包干,协助重要科室进行数据补录工作。
6.6故障排除后2天内,信息科应组织技术研讨会,分析故障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完成故障排除报告院领导。
信息系统应急预案12确保医院信息系统网络的24小时全天候连续工作,是医院进行正常医疗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一旦医院信息系统发生故障,将会给医院的工作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是瘫痪。为尽可能减少医院信息系统网络故障导致的影响,特制定本应急预案。本网络故障预案,是基于一旦有紧急情况导致信息系统中断服务后,为临时保障医院相关部门正常运转所采取的过渡手段。过渡手段包括将系统和操作重新安排到备用机器、使用备用设备恢复网络功能或使用人工方法代替网络功能的运行。
一、医院网络系统面临的故障原因
1、人为原因所导致的故障。如操作员错误操作、破坏、植入有害代码(如病毒)等;
2、环境原因所导致的故障。如设备故障、软件错误、电力故障;
3、自然原因所导致的故障。如火灾、洪水、地震、雷击等。
二、对网络故障的判断及处理
当网络系统终端发现计算机访问数据库速度迟缓、不能进入相应程序、不能保存数据、不能访问网络、应用程序非连续性工作、程序出现重大错误时,要立即向网络中心报告,网络中心工作人员对科室提出的上述问题进行复核,落实后给予科室反馈信息。网络中心会同有关技术人员及时进行讨论,如果故障原因明确,可以立刻恢复工作的,应立即解决并恢复工作;如故障原因不明确、情况严重不能在短期内排除的,应立即报告院办和院领导,在网络不能运转的情况下由分管院领导协调全院工作以保障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
对网络故障的分类及处理:
1、一类故障:服务器不能工作;光纤损坏;主服务器数据丢失;备份盘损坏;服务器工作不稳定;局部网络不通;内部数据被删改;重点终端故障;规律性的整体、局部软、硬件故障。由网络中心上报院办和院领导,由院办组织协调恢复工作。
2、二类故障:单一终端软、硬件故障;单一病人信息丢失;偶然性的数据处理错误;某些科室违反工作流程所导致的'网络故障。由相关工作人员上报网络中心,由网络中心集体解决。
3、三类故障:各终端由于不熟练或使用不当造成的错误及程序出现错误在一定时间内无法解决。由相关工作人员单独无法解决的上报网络中心,网络中心进行登记。
三、网络整体故障的预案工作流程(后附流程图)
1、网络中心一旦确定为网络整体故障,首先应立刻报告分管院领导。网络中心需马上组织恢复工作,并充分考虑到特殊情况对故障恢复带来的时间影响。
2、当发现网络整体故障时,根据故障恢复时间的程度将转入手工工作的时限明确如下:
(1)20分钟内不能恢复——门诊挂号、住院登记、住院核算、门诊药房转入手工操作(由院办、财务科及药剂科分别通知)。门诊医生站改为手写处方、门诊收费由网络中心提供临时药品划价服务器,转入微机划价、手工发票工作方式;
门诊药房将手工发票的处方进行保留。
(2)6小时内不能恢复——原则上将住院医生站、护士工作站、药房、手术室、医技检查、LISRIS工作站等转入手工操作(具体实行时间及步骤由院办、医务科、药剂科及护理部决定)。
(3)24小时以上不能恢复——将出院核算转入手工。
3、网络中心在此期间全力恢复网络正常运行。
四、具体协调工作
1、所有手工工作的统一时间应由院办或总值班(紧急情况下由网络中心)通知,相关单位严格按照通知时间协调工作,在未接到新的通知前不得私自操作计算机。
2、门诊挂号、收费系统工作,由财务科负责总体协调,并与网络中心保持联系,及时反馈沟通最新消息。
(1)当网络系统中断时,改为手工挂号。
(2)网络恢复后,及时将中断期间的患者ID信息输入到计算机。
(3)如果病人从收款处返回须重新输入ID号,应优先录入,以配合收款处进行电脑收款。
(4)在以后的工作中如发现某位患者的ID号电脑内没有记载,应详细询问患者以前是否是在网络故障时就诊过。
(5)当系统恢复正常时,由收款处负责同志对网络运行稳定性进行监测,如出现不稳定情况则要暂停使用,同时及时向网络中心反映情况。
3、住院费用核算系统工作,由财务科总体负责协调。
(1)原则上不在住院处进行费用补录,防止帐目混乱。
(2)当系统停止运行超过2天时,对普通出院患者,推迟出院结算时间。对需马上出院的患者应根据病历和临床科室护士工作站记录,进行手工核算出院。
4、临床系统工作,由医务科、护理部共同协调。
(1)网络故障期间临床科室详细记录患者的所有费用执行情况。
(2)科室详细填写每个患者的药品请领单(包括姓名、ID号、费别、药品名称及用量等),一式两份,一份用于科室补录医嘱,另一份送西药房拿药。
(3)根据通知恢复运行时间,按要求补录医嘱。
5、医技检查工作,由各医技科室负责。
(1)在网络停止运转期间应详细留取、整理检查申请单底联。
(2)网络恢复后根据检查单底联登记,通过手工记价补录患者费用。
(3)对即将出院的患者,各科在申请单上注明,检查科室应及时通知科室或住院处沟通费用情况。
6、药房、药库工作,由药剂科主任负责
(1)网络故障时,病区药房应根据临床科室提供的药品请领单发药。
(2)网络恢复时对临床科室补录的摆药医嘱进行发药补确认,同时与发药时药品请领单内容详细核对,如发现内容不符,必须详细追查。
(3)网络恢复后对出院带药处方及时进行录入。
(4)数据补录工作结束后药库、药房应查看机器内库存与实际库存相符情况。
五、网络修复后的数据处理
院内各终端接到重新运行通知后,需重新启动计算机,整体网络故障的工程恢复工作,由网络中心严格按照服务器数据管理要求进行恢复工作。
1、组织核校患者费用情况。
2、药剂科校查库存。
3、临床科室补录患者医嘱。
4、LIS/RIS使用科室核校数据。
附件:网络整体故障的预案工作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