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震疏散演练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地震疏散演练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震疏散演练方案1(一)总则
为进一步建立健全我行应对地震灾害的紧急处置体系和防范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迅速、有序、高效地实施应急处置,最大程度地保障广大客户、员工生命安全,减少地震灾害对我行资产的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我行各级机构在应对地震灾害时的自救、疏散和防护工作。
(二)职责分工
1、各级机构应成立防范地震灾害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机构第一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安全保卫和后勤工作负责人任副组长,机构部(室)负责人为组员。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督导本单位防范地震工作措施落实,组织、协调本单位抗灾、救灾及相关善后工作。
2、各级机构办公室(综合管理部)负责本单位防灾自救及善后工作具体协调、组织事宜。
3、各级机构各部室负责防灾自救及善后工作措施的具体组织、落实工作。
(三)应急准备
1、各单位应准备应急灯、灭火器、急救药箱(药品)、净水等应急物资,并定期检查。对于失效物资应及时予以更新,确保其处于有效状态。必要时,各单位应预留专项防灾自救资金,任何人不得擅自动用应急准备金。应急准备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应及时向分行或属地公安、消防、民防等部门联系、沟通,争取其支持。
2、本预案启动时,全员应保持通讯联系通畅,并随时保持实时信息沟通与共享。若由于地震导致有线或无线通讯联系中断的,各单位以部室为单位组织自救、互助。
3、各单位应广泛开展全员防灾自救知识教育和应急处置预案培训,宣传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全员的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四)灾情预警
1、各单位领导小组要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或分行等上级单位提供的地震灾情预警预报信息,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对可能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相关网点做出灾情预警。
2、根据灾情预警,各单位领导小组应做好相应的应急准备或采取应急措施。
(五)应急处置程序
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场最高职级人员为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根据灾情和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人员、资产紧急转移安置等抗灾救灾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客户、员工生命和单位财产损失。
具体处置程序如下:
1、地震过程期间,大堂经理以及大堂执勤保安负责引导客户寻找掩体,并采取下蹲蜷姿自我保护。大地停止震动后,迅速组织客户有序疏散至安全地带。
2、地震过程期间,网点营业人员应首先采取恰当姿势寻求掩体保护,在确保人身安全的前提下保护单位资产,大地停止震动后,负责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现金和重要空白凭证装入尾箱或保险箱,并在保安和其他员工的护卫下,及时转移至安全地带。
3、地震过程期间,其他部门人员应首先采取恰当姿势寻求掩体保护。大地停止震动后,迅速有序地撤离至安全地带。在营业网点附近的,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协助网点大堂人员疏散客户,或协助营业网点人员保护现金和重要物件。
4、在二层(含)以上或地下一层(含)以下楼层办公的人员在疏散、撤离时不得乘坐电梯。
5、疏散、撤离后,领导小组应组织清点人数,统计受灾情况,并积极开展伤员救护工作。
6、各级办公室(综合管理部)应在通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及时将灾情、初步处置措施落实情况、人员伤亡或被困情况向分行应急办公室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提出增援需求。必要时,可同时向公安、消防、民防等政府职能部门报告,请求援助。
(六)善后工作
1、领导小组组织专人配合救灾部门营救被困人员、抢救被困物资。同时,配合做好伤员救护、慰问及死亡人员家属抚恤、救助工作。
2、灾情和救灾工作稳定后,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本单位受灾情况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上报分行应急处置办公室。
3、领导小组根据分行安排,落实灾后重建和营业恢复事宜。
地震疏散演练方案2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安全工作,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争创平安校园,我们制定了防地震和防火灾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方案。这个方案的目的是培养师生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以从容应对地震、火灾等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
首先,演练时间定在每个学期的'第九周的班会课上(前20分钟为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每个班级都要在黑板上写上“防震、防火”主题班会的字样,并学习《地震来了怎么办》和《发生火灾怎么办》。
其次,我们设立了几个演练机构。总指挥部由左林担任总指挥,危兆麟担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左有贵、刘云、朱红芳、陈尔黎、宋刚、陆先进。物资组由左有贵担任组长,石玉红和苏耀基担任组员。疏散组由左林担任组长,各班班主任担任组员。医疗救助组由朱红芳担任组长,杨丽英、马雪艳和卢金莲担任组员。安全保卫组由陈尔黎担任组长,教师治保组担任组员。
接下来,我们明确了各个演练机构的职责。总指挥负责本次演习的指挥工作。副总指挥向总指挥负责,协调楼层各班疏散的工作,并及时处理演习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并向总指挥汇报。班级负责人负责组织学生有序下楼,及时处理演习中班级发生的问题,并向副总指挥汇报。各主要安全地点负责人的职责是确保本安全点的队列整齐、纪律严明。
在演习过程中,我们有一些注意事项。学生应排队下楼,不得互相推挤,不得尖声怪叫,尽可能保持安静,严防踩踏、摔跤等事故的发生。按照学校规定的紧急疏散路线行走。如果发生地震,要双手抱头撤离;如果发生火灾,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所有教师要按时就位,履行好责任。有安排的教师应立即赶到指定地点,没有安排的教师应到离自己办公室最近的楼梯口组织学生撤离。如果在演习过程中发生意外,所在班级应立刻停止演练,班级负责人要及时果断处理,并上报副总指挥和总指挥。安全下楼后,在指定的地点集合,具体安排见撤离线路及集合地点图。
在活动流程方面,我们首先进行了活动准备工作。全校师生各就各位,班主任到教室。副总指挥到各班了解人数,并向副总指挥报告。副总指挥向校长报告全校防震、防火演练的人数和准备情况。校长进行演练前的动员工作,并宣布防震、防火演练开始,所有参演人员回岗待命。
在具体安排方面,防震演练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听到第一次警报响起时,各班在室内进行震时自救,全体学生将凳子移开,全部躲在自己的课桌下。第二阶段是听到音乐声响起时,表示地震结束,各班主任带领学生按撤离线路进行震后撤离,撤离到各班指定 ……此处隐藏18606个字……地震来袭,请大家实施紧急避险”。
师生避险要求:保持镇静,头脑清醒;就近蹲在课桌下、实验台的旁边或承重墙的墙根、墙角;用书包或其它柔软物品等保护好头部,尽量蜷函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缩小面积,不要靠
近窗口,避开灯扇,避免被砸;视情况就近关闭火源、电源等。避险动作原则上在12秒内完成。
(2)9月X日上午9:11分,副总指挥下达应急疏散开始的命令,体育组教师发出急促哨声信号,班主任和搭班教师按照升旗仪式的行走线路和站队位置疏散学生。学生行走时双手护头,小步快跑。楼层值守人员(与升旗仪式值守人员安排相同)协助各班老师处置疏散过程中的'突发情况,做好学生的管理、组织、指挥工作,确保演练时能快速、有序、安全的撤离到足球场,防止学生相互推挤、踩踏、窜序和掉队。
4.清点人数。
学生全部疏散到操场后,各班班主任老师要及时清点人数,将清点结果报告给年级组长,年级组长报告校演练指挥部统计人员,并维护好本班学生站队秩序。
5.总指挥进行总结。
6.演练结束。
六、应急疏散演练要求及注意事项
1.在应急演练前,各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说明该次活动的意义和要求,防止发生误传,保持校园的安定与和谐。
2.各位教职员工对本次演练的内容及要求应熟知,如对此次活动有疑问应向演练负责小组主要领导询问。
3.全体参演教职工应对本次演练高度重视、准时到岗履职,演练过程中应保持冷静,切实担起演练时应承担的职责,防止学生互相拥挤、踩踏。
4.疏散后应带学生至空旷安全地带或操场集合,必须清点本班人数,如有人数不齐的教师则应迅速寻找,并报演练指挥小组。
地震疏散演练方案15一、演练目的
5.12汶川大地震与4.14玉树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沉痛的深思,为了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我校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我校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特举行本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2、对象:业善中心校全体师生。
3、时间:2010年5月12日午休后(本次室外应急避震演练两次)2010年6月(时间不确定,随时拉响警报)
4、地点:业善中心校校本部及各点校 三、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
组 长:吴卫东 副组长:苟国贤
成 员:崔振宏 龚永才 吴智民 李丰民 王民才 王小艳
吴 涛 梁文宗 雷振荣 段广社 各班主任
四、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 信号员(王小艳):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业善中心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请班主任重申演练程序和演练要求。(5分钟)(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王小艳)发出“地震警报”信号(语音“地震来临”三次)。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演练时间为1分钟。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语音“主震已过”三次)。
4、学生站立,老师告知学生,主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信号员发出疏散信号(语音“紧急疏散”三次)后,每班靠门的学生立即把门打开,分一路纵队有序地从门撤出。
2、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
3、四分钟后,语音“演练结束”三次,结束演练。
五、演练要求
1、学校在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各班主任在班会期间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防止发生地震谣传或误传。要对学生进行地震常识、应急避震、自救互救等知识的培训。对所有参加演练的学生进行有关知识的培训,并作精心的准备和布置。
在应急避震演练阶段,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疏散阶段,自始至终跟队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集合点处,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其他带课老师在应急疏散阶段,立即深入到到各班,协同班主任组织学生疏散,并同学生一起到达集合点。
4、各学生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立即抱头,以课桌、墙角为掩体躲避起来。“主震”结束并听到疏散信号(三短一长铃声)后,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迅速从教室的出口有条不紊地向集合点疏散,到了集合点,各班以到达的先后次序向集合点负责人靠拢,双手抱头继续保持下蹲姿势,直至演练结束警报解除。
5、撤离过程,全体人员要按指定的路线和顺序迅速撤离,做到不串线,不慌乱,不起哄,不喧闹,不拥挤,不推撞,不搞恶作剧,听指挥,双手护头,在安全和秩序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快速撤离。
6、演练结束,各班变换成四路纵队,整齐排列,听候指挥,不得到处乱跑。班主任迅速清点本班人数后向集合点负责人报告。
六、疏散线路
教学大楼:二楼东边先六二,后六一,一路纵队走楼梯东边,沿通道东边撤离操场;二楼西边先六三,后五一,一路纵队走楼梯西边,沿通道西边全部撤离到操场。
一楼五二班出了教室一路纵队快跑走大楼东边通道进入操场。幼儿、一、二、三、四年级学生一路纵队教室出来,在旗台前集合,集合时变成四路纵队。
七、集合点与楼层负责人
操场集合点负责人: 龚永才 姚新合 旗台前集合点负责人:崔振宏
吴建荣 楼层负责人:二楼楼梯口—--吴 涛 金 艳
一楼楼梯口——李丰民 魏敏洁
情况汇总:吴智民 负责人职责
1、在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阶段,楼道负责人迅速到达各班教室进行查看,指导并检查各班应急避震状况。
2、在紧急疏散演练阶段,楼道负责人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
3、楼道负责人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4、集合点负责人要对到达集合的班级学生进行合理管理,指导防护动作,统计到达学生、教师人数。
5、吴智民老师收集整个演练观察记录,并整理信息,形成总结。
八、演练总结
1、学校领导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实用]集体备课方案](https://img.jihtu.com/upload/6294.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