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时间:2025-08-05 07:11:05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时间》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看钟表的方法,会读、写几时几分,初步认识时、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学生准备小闹钟。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同学们,你们平时在家里都爱看什么电视节目啊?

(一)引入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智慧树节目,和小咕咚一起学习好吗?

2、播放动画片,“小朋友们来信了,我们很高兴”,有一个小朋友很苦恼,他很爱看智慧树,可是不认识时间,想请小咕咚帮忙,小咕咚问问你们愿意帮忙吗?。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智慧树什么时间播放吗?(出示钟面)这是什么时间啊?

3、师:要想准时地守候在电视机前,我们必须要学会看——(时间)。

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板书课题:认识时间)

(二)认识钟面

1、回顾旧知、观察钟面。红果果有问题:出示课件:钟面。

师:关于钟面你会哪些知识呢?

生:①针:时针、分针。②数:12个数。③格:大格、小格。

2、探究大格与小格的对应关系。

①填图。填从12到各个数字之间的小格数。(生自行对照、修正)

②说说对应关系。大格数有对应的小格数。

师生对口令。同桌对口令。

3、揭示: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钟。

4、体验1分钟。让红果果告诉你:(听古人记时方法及记时工具的故事。)

(三)在生活情境中认读时间

1、回顾旧知。

①整时怎样认读?(图片:早读课,钟面:8时)

②几时半怎样认读?(图片:老师上班,钟面:7时半)

小结:要看时间,要看时针从12起走了几大格,就是几时多,还要看分针在哪里。

2、探究新知。(整5分、整10分)

①9:05(出示图片:课间活动,钟面:9时5分,用扇形阴影表示分针走过的小格)

师:这是几时几分?你是怎么看的?时针在什么位置,分针呢?

学生思考,同桌交流。

②11:40(出示图片:午休)同桌交流,相互补充。

③3:35(出示图片:放学)组内展示。

3、观察归纳。

①观察。

9:05 11:40 3:35

师:同学们真能干!认识了这么多的'时间。你看的时候有什么方法吗?

(几时,怎么看?几分,怎么看?)学生同组讨论。

②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几时几分

看时针看分针

③师小结:时钟走过几就是几时多,多了几分钟,要看分针从12起走了几

小格(同学们可借助外圈的数)。

4、拨钟练习。

①记录老师拨出的时间。

②小组活动,组内成员轮流拨钟,共同记录。(师说清要求)

汇报小组内认对了几个时间。

学生在同组合作中,拨钟、认读、记录、校对、修改、讨论,知识得以增加,情感得以升华。合作中,其乐也融融。

③动态生成。从学生拨钟中,选取不是整5整10分的时间。如4:06。

④练习。10:39(预设学生出现3种答案。)

生1:是10:40。生2:是10:41。生3:是10:39。

师:你认为哪个答案正确?为什么?(预设学生有两种想法)

生1:分针从12走到7经过35小格,又走了4小格应该是10:39。

生2:分针从12走到8经过40小格,它还差1小格,应该是10:39。

(四)深入理解时分的关系

1、演示1时等于60分。学生观察交流。

时针走1大格是——(1时),分针走60小格是——(60分)。它们所用时间是相等的,所以“1时=60分”。(板书)

2、小结。师:1分钟,我们听了一个小故事。那么,1时我们可以听——(60个小故事)

(五)拓展练习

1、谁迟到了。(蓝猫和淘气约好早上7:00去爬山)

蓝猫 淘气

师:观察两个钟面,它们的时针都非常接近7,怎样分辨哪个是7时多?

哪个还没到7时呢?

师:我们要学会看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和别人约好的事,要按时去做。

2、放假了,我要去姥姥家玩,妈妈为我买了11:50(出示钟面)的车票,我怕迟到的早点去,于是11:05(出示钟面)分我就出门了,11:15(出示钟面)到了车站,今天车晚点了,11:55才开车,我终于在下午1:25分到了姥姥家

学生拨钟,观察:当10时“几分”越大时,时针位置是怎样变化的?

④小结:当“几分”越大时,时针越接近下一个大格数;反之,当时针很接近一个大格数,“几分”也很大时,“几时”应该看前一个大格数。

⑤猜。让学生猜“9:55、10:55、11:05,时针接近几?”,

⑥辨。哪个钟面是6:55。出示“7:00、7:05、6:55”。

(六)总结:

结束语:播放动画片,小朋友们来信了,我们很高兴。小朋友们都感谢你们的帮助,你们高兴吗?其实这节课你们除了帮助了他们,谁自己也有收获呢,和同学们说说吧!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课本90、9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3.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二、以旧引新——掀起欲望

整时、半时、用几时几分引入课题

三、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12个数、时针、分针、格子。)

2.认识分 ……此处隐藏16759个字……的画法。

(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

(二)复习认识时间

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了一个谜语,仔细听,看哪个同学先猜出来。

哥哥长,弟弟短,弟弟跟着哥哥转。哥哥跑一圈,弟弟走一格。这是什么?

(1)谁来说说钟面上有什么?

引导学生看出有1—12这些数,有时针和分针,有12个大格,每一个大格里有5个小格,共60个小格。

(2)老师拨出7时和7时半,让学生用两种方法写一写。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反馈。

并引导学生小结:①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②当分针指着6,时针刚刚走过几就是几时半。半时就是30分。

(3)复习“1时=60分”。

师拨12时,问:现在是几时?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时针和分针的变化。(拨到1时)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

引导学生一起回答: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

分针走一小格是—-1分;

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

老师拨钟,引导5分5分地数到60分,分针走一圈正好是60分,而这时时针正好走一大格,是1时。

板书:1时=60分

三、 变式练习,检测目标

1、 在这个钝角的内部,从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2、 想一想,填一填。

星期六上午,妈妈准备到商场买衣服,到银行交水电费,去餐馆买早点,请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标序号。

四、总结评讲,升华目标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15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目标解析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回顾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并在不同的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的知识。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准备

钟面等

五、教学过程

  (一)设问中揭示课题

1.情境中设问

(1)出示第100页图(二)的情境图。

(2)指定学生说说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

(3)测量物体的长度应用到什么单位名称?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4)计量一节课的时间应用到什么计量单位?

2.揭示课题

板书: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1.复习长度单位

(1)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测量铅笔的长度应选( )作单位,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应选( )作单位。

①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长度单位。

②思考:测量物体的长度应选谁作单位?

③指定学生汇报想法,并举生活中的一些实例来加以说明。

④学生汇报: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2)及时练习。

①填一填:(出示教材第102页的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②量一量:量出下面指定线段的长度,并指定学生说说测量的方法。

③画一画:(出示下面的题目。)

a.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c.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组成

①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各部分的名称。

②学生作业展示并进行评析。

(2)角的分类

①出示下面的三个角。

②指定学生说出各个角的名称,并说说你的判断方法。

③在下面给定的边上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钝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3)及时巩固

①看一看:下面的各个图形哪几个是角?它是什么角?哪几个不是角?为什么?

②画一画:从这个角的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先让学生组内交流,然后独立完成,最后全班交流。

3.复习认识时间

(1)出示一个钟面,从钟面上你能得到哪些知识?

①先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②这个钟面现在表示几时几分?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什么角?

(2)及时练习

①画一画:看看几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直角。(3时、9时)

②写一写:写出钟面上的时间,并说说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教材第101页的第3题)

③拨一拨:老师说时间,学生在钟面上拨出时针和分针所在的位置。

4:00 7:00 6:50 10:20

【设计意图】在复习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认识时间时,没有单纯地进行知识点的复习,而是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写一写、拨一拨” 等操作活动中,经历复习知识的全过程,避免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中深化知识

1.出示教材第104页的第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重点交流:选择的理由。

2.出示教材第105页第10题

先让学生估计,再动手测量,最后全班交流。

3.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注意角的顶点是给定的)

4.出示教材第105页的第12题。

先让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指定学生说说每个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的角是什么角?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能轻轻松松学知识、做数学,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总结中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觉得哪些地方还有疑问?

《《认识时间》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