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级上册《0的加减法》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上册《0的加减法》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0的加减法》教案1教学内容
"0的认识和加减法"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包含第29─ 31页的内容。
教学背景分析
数0的含义比较宽,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就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所以教材采取了认数、写数相结合的编排方式把数0的教学单独安排成这一段。并注重通过多种素材,创设为学生所熟悉、感兴趣的数学题材,经历从具体——抽象——具体的认数过程。在教学0的加法时,我创造的使用教材,将课间休息的小游戏成为贯穿加法教学中的阶梯。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3、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好奇和兴趣。在探索研究活动中体会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0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会有关0的计算方法。
课程资源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教学,首要的是课程资源的挖掘和运用。《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师活用教材,努力结合学生特点充分开发课程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艺术资源等,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整合拓展学生视野,使学生用数学的思想分析、观察、体验、收集、处理各种信息,用灵活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经历数学活动,体验数学过程,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探索数学规律,努力实现过程性教学目标,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所以,根据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占优势阶段的特点,为了发挥直观教学效率,在本节教学中,充分利用了生活中的物品和符合教学实际的.板画教学,通过这些资源的合理运用使学生感受着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更会加强获得新知的密度和效度。
教学策略
本节课我采用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1、动起手来乐趣多
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是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让学生在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的位置,解决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形象性之间的矛盾,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突破和发展。
2、在矛盾中"我"要探索
本课注重揭示和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矛盾,把知识和能力溶为一体,激发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
教学流程
一、情境激趣,在故事中体验0
1.向小伙伴们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结合学生回答板画小猴子)
2.教师讲一个关于小猴子的故事:小猴的妈妈留下一个盘子,里面装着他最喜欢吃的水果做午餐。估计妈妈可能给它留下几个桃子?
3.估计一下盘子子最后能剩下几个桃子?(1、2、0贴图片)
4.哪个数字没学过?0它代表什么?
板书课题:0的认识和加减法
二、在生活中寻找0
1.0像什么?教师范写,一起书空,然后描红,再独立写。
2.生活中哪儿见过0?
三、在情景中体会0的计算
1.课间休息,游戏猜小棒
2.在游戏中,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观察教师双手拿的小棒描绘一下,再列式。
3.出示小鸟图,
⑴提出数学问题。
⑵怎样列算式?
⑶再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
4.帮老师解决难题,5-0怎么算?
四、在活动中练习与应用
1.游戏:排数序
2.讲述2004年奥运会中国骄人战绩,从中找出有关数字0的生活常识:
⑴110米栏世界冠军刘翔站在跑道的哪个位置可以用0来表示?
⑵我国台湾省金牌总数0的突破,总获2枚,了解生活中0的突破的实际意义。
3.课后延伸
吃饭分碗筷,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一年级上册《0的加减法》教案2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整洁地书写“0”。
2、培养学生想象力、合作、探究能力、认真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
教学具准备:
小黑板、圆纸片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看卡片口算5以内加、减法)
2、看数画图(用图形 表示5、4、3、1)
二、新授:
1、认识0,“0”的两种含义:
(1)用0表示没有
①(出示3张白纸)第一张纸上放2根粉笔,第二张纸上放1根粉笔,第三张纸上是空白的'。
② 问:第一张纸上有几根粉笔?用几表示?(板书:2)
第二张纸上有几根粉笔?用几表示?(板书:1)
第三张纸上有几根粉笔?(一根粉笔都没有)
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用0表示)
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没有就用0表示。
③谁能说说“一个也没有”要用0表示的例子?
如:我有5根粉笔,全用完了,现在1根也没有了,可以用0表示。
④看课本P29猴子吃桃图,说一说图意并列式计算。
(2)用0表示起点
①(请学生拿出尺子)观察尺子,1的前面是几?量东西的长度时,要从0开始数起,0在这里表示起点。
②看直尺数数。
(3)小结0的两个含义:一是表示没有,二是表示起点(开始)。
2、教写0:
(1)让学生用手指书空0,说说0像什么?书写时要注意笔顺,从右上角起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写得圆滑,不能写得一头圆,一头尖,不能有棱角。
(2)课本上描红,练习写。
3、教学有关0的加、减法:
(1)看课本P29小鸟图,指名说图意,适当进行爱鸟教育。
“窝里有3只小鸟,全飞走了,还有0只小鸟。3-3=0”
(2)看青蛙图,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左边有4只青蛙,右边有0只青蛙,一共有几只青蛙?”
列式:4+0=4
……此处隐藏3659个字……这个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4.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本身。
A、请教大家:5-0=?
同桌讨论交流,请一个学生说出得数,并说明理由,全班评价。
B、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列举,说算式,教师板书:
4-0=4 3-0=3 2-0=2 1-0=1 0-0=0
C、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
(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
三、学习后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后归纳小结:认识了一个新朋友──0,知道0表示一个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
四、练习中应用
口算有关0的加减法。
A、视算:<CAI>出示有关0的加减法的算式,学生抢答;
B、听算:教师说算式,学生口答得数;
C、学生作小老师,说几道关于0的题目,其余学生口答,判断评价。
一年级上册《0的加减法》教案6教学内容:教材24页主题图以及做一做练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理解并掌握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学会0的加减法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发散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会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自己学会有关0的加减法的计算。教学难点:认识关于0的加减计算的特性和规律。
教学过程
一、探索新知
1、教学例1:得数是0的减法。
为了美化校园环境,学校种了很多花,一(1)班的小朋友主动承担起浇花任务,他们可勤劳了,天天定时给花坛里的花浇水。瞧!今天他们又行动了。(例1场景图——小朋友浇花然后离开的过程)
(1)你能说一说图上的.意思吗?先说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然后请学生说给全班小朋友听。(引导学生说出:有三个小朋友在给花浇水,浇完后3个小朋友全部离开了。)
(2)你会提出一个问题吗根据要求的问题,你知道用什么方法计算吗
(3)怎样列出一个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3)
(4)谁能说说为什么用减法
(5)3—3的得数是几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各表示什么意思。
讲述:从一个数里去掉跟它相同的数,得数是0。(板书:同数相减等于0)
2、教学例2:一个数加0的加法。
护花小组的小明在家养了两盆花,他天天盼着花儿开,花到底开了
没有小朋友想知道吗?
于0)
2、教学例2:一个数加0的加法。
护花小组的小明在家养了两盆花,他天天盼着花儿开,花到底开了没有小朋友想知道吗?
(1)(多媒体出示例2)谁能说说这幅图的意思(2)老师给小朋友提了一个问题,请仔细听“两盆一共开了几朵花”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为什么?
(3)算式怎么列得数是几说一说算式中的每个数各表示什么意思先同桌讨论,再交流。
(4)讲述:一个数加0,还等于原来的这个数。 3、到现在为止,小朋友学到了关于0的什么新本领呢(根据学生回答,板书课题:0的加,减法)刚才我们是看着图,列出了算式算出了结果。如果不看图,你也能算出结果吗
出示想一想:0+3=□
4、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本身。 A、3-0=?
同桌讨论交流,请一个学生说出得数,并说明理由,全班评价。 B、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列举,说算式,教师板书:
4-0=4 3-0=3 2-0=2 1-0=1 0-0=0 C、观察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
(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
三、趣味练习
1、小朋友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吗今天老师就给它带来了。(出示想想做做1左图)
先说说图意,再把算式填完,然后交流,说出算法。看到这么好吃的桃子,小猴子可忍不住了,我们给它好吗?然后让学生结
合图意把算式填好,交流时说出算法。 2、小猴子吃完了桃子,就急着完成妈妈布置的作业了。(出示想想做做2)我们和小猴子来比一比谁更快,更聪明,好吗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2,再校对。
3、小朋友真厉害,可小猴子也不赖。咦!做完作业的小猴子为何闷闷不乐呢原来小猴子的好朋友小鸟被关在了笼子里。你知道笼子里的小鸟现在最大的愿望的是什么吗那我们就放它们出来吧。请小朋友看着想想做做3,先说图意,再填算式。交流时多媒体播放每一幅画面。
4、小朋友的表现这么出色,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出示想想做做4先独立完成,然后交流,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①请小朋友横着看第一行3道算式,你能不能找出里面藏着的一个小秘密(交流归纳出:一个数加0得还是这个数。 ②请小朋友横着看第二行3道算式,你能找出里面藏着的一个小秘密(交流后得出结论:0加上一个数得数还是这个数。)③第三行的3道算式呢它又藏着一个什么秘密呢,小朋友能找出来吗
归纳出:一个数减去0得数还是这个数。 ④第四行呢(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得数是0。)5。开放练习想想做做第5题,先自己填一填,再说一说还可以怎样填?
你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吗?
四、总结
今天小朋友的表现真是太棒了,不仅会算0的加,减法,更了不起的是找出了有关0的加减法的一些规律,高兴吗回家把今天找出的规律告诉爸爸妈妈吧。
板书设计:
0的加减法
3—3=0
5+0=5
0+3=3 3—0=3
一年级上册《0的加减法》教案7教材分析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是《数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P29的教学内容。
数字0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不同的应用体现出0的不同含义,有关0的加减法也具有其独特的规律和特点。
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喜欢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童话故事。学生的学习要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或其他的数学活动,使所学的新知识不断内化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还有一些同学由于年龄小,学习还是比较吃力,不容易理解0的含义。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了解数的顺序。
2.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
3.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发现简单规律的能力。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举一反三的推理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了解数的顺序,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含义,并能熟练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