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9-01 20:23:06
语文教案精华【9篇】

语文教案精华【9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搜集谜语,培养搜集资料的能力和习惯。

2、通过自编谜语,学习观察与思考,抓住事物的特征。

3、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与人交往合作,同时认识新字。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猜谜语的过程中,训练学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主动与人交往合作,同时认识新字。

难点:清楚地表达自己猜谜时的思考过程。

三、教学过程

㈠、了解准备情况,复习,导入本课

1、今天这节课我们开个猜谜会。小朋友的谜语卡片准备好了吗?检查。

2、你们准备的是哪一方面的谜语呢?

小朋友准备的`谜语真多,我们这里都像个谜语王国了。今天我们就在谜语王国里游玩,看看谁是猜谜能手。

3、你会猜谜了吗?

㈡、教师示范,说说收集谜语的过程

1、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自己收集到的谜语,介绍自己收集谜语的过程,并念出谜面。2、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自编谜语,介绍自编谜语的过程,是抓住了什么特点(不说出谜底),并念出谜面。

3、在老师念谜语的过程中,你认识了几个字?

4、同桌互相介绍谜语的收集和制作情况。

㈢、师生对话,作猜谜示范

1、我读你猜。老师主动交流:走到一个同学面前,有礼貌地说:“请你猜猜我的谜语吧。”

2、师生对话。了解猜谜时的思考过程,或指出猜谜时考虑得不对的地方,不断提示,最后猜出。

3、你读我猜。出示另一张谜语卡,请一生上来示范怎样去猜别人的谜语。这时,该怎样说。

4、老师请猜出的小朋友在猜中者一栏中签名,并夸奖说:“祝贺你猜对了。请签上你的名字吧。”还可以怎样夸奖别人?

㈣、开展猜谜活动

组织猜谜活动,播放轻松欢乐的音乐。

参与部分猜谜活动,进行个别指导。

㈤、评出猜谜能手

根据签名情况,评出十个猜谜能手,发给标志。

㈥、教学效果测评

自己评价学习的效果:猜出了多少谜语,跟多少人主动交往,认识了多少个新字,夸奖自己。

对认得多的给以表扬。

㈦、拓展性学习

1、课后与同学交流,继续猜谜、识字,签上自己的名字。谁的收获大,进行奖励。

2、认为哪个自编谜语最有意思,说说自己的意见。语文组长收集意见向老师汇报。然后对这些谜语的作者给予表扬。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读8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广、穴”。会写“门、月”两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读懂课文第一句,初步体会叠词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房子,读准字音。

2、出示:一()房子,学习生字“座”,认识广字旁,除了一座房子,还有一座什么?

3、出示房子图片:

1)出示木房子、高楼房、城堡式的房子等

2)数一数,有几座房子?(出示:一个新村和句子:一座房、两座房、三座房、四座房)

4、出示课题:这么多的新房,数也数不清,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数新房子,比一比,出示课题:哪座房子最漂亮

5、指名带拼读课题。

6、学习生字:

1)自由学一下生字,想一想怎么记

2)交流学习生字:

a漂亮:注意“亮”字读轻声

b哪:认识口字旁,哪,口字在旁表示说话,因为不知道,所以就张开口问别人。

C课题“哪座房子最漂亮”是一句问话,所以要读出问的语气。

D你能学着用哪问一问吗?师示范:看看,哪个小朋友最先举手?指名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那么多新房子,哪座房子最漂亮呢?我们先一起到这个美丽的村子去看一看,数数那里的新房子,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观察插图说话。(出示插图)

(1)图上画的都有什么?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观察,指名说话,评议,同桌互说。

(2)这些房子中哪一座最漂亮呢?(小学校的房子最漂亮)

2、这么美丽的村子,书上把它写成了一首儿歌。先听老师来读一读。

3、借助汉语拼音,自己练习读课文,把课文读通。

4、课文写的是哪座房子最漂亮?交流:(在好多漂亮的房子中最漂亮的是小学堂)什么是小学堂?(就是小学校),是啊,这么多房子,我们的小学堂最漂亮哦!

  三、细读课文第一句:

1、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句,大声第1句课文3遍,圈出三个生字,想个好办法记住它。

2、学习3个生字:指名读生字,齐跟读,交流字形,认识穴字头、月字底。

3、交流,结合:

1)谁来数数新房子读一读第一句,指名读

2)这可是新房子哦,谁再来读一读,齐读

3)读着,读着,你知道了新房子是怎么样的?结合朗读叠词,体会新而漂亮:

“青青的`瓦”指什么?(房顶上铺的瓦,请小朋友在课文插图上找一找。)什么房子才能是“白白的墙”呢?(墙的颜色很白很白,新盖的房子)

“宽宽的门,大大的窗”说明房子怎样呀?(房子又高又大,屋子里很明亮)

瓦青青的,墙白白的,门宽宽的,窗大大的,你能读吗?朗读

(“青青的”、“白白的”是说瓦的颜色很青很青,)

4)教师说明:叠词的运用,描写的事物读起来更生动了,我们也来学学这个本领。(出示课件)

A你能说出说几个叠词:青青的……

B结合平时看到的事物,你能说几个这样的短语吗?(课件)

如:白白的墙壁()的山()的河()的兔子()的()

5)这些房子这么美这么新,小朋友们在数新盖的房子,心情怎样?你能读出来吗?指导朗读。(自由读、个别读、赛读、想读的读,读好词组: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宽宽的门、大大的窗)

一座/房,两座/房,

青青的/瓦,白白的/墙,

宽宽的/门,大大的窗。

6)小结:现在啊,咱们的农村,面貌起了很大变化,农民生活富裕了,才能盖这么多的新房)

  四、复习生字:

指名带读,开火车读

  五、指导写字:

1、门、月,出示生字读一读,并 ……此处隐藏7304个字……雄。他“三过家门而不入”,一心一意为百姓谋幸福的被世人敬仰,代代相传。

2.教材特点

全文共6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讲大禹为什么要去治理洪水,第2一6自然段讲大禹是怎么一心一意治理洪水的。课文的第3、4、5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没”;理解21个新词的意思。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能复述大禹一心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过。

3.知道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原因,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重点学习第3、4、5自然段,感受大禹公而忘私的。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大禹“三过家门而不人”,并能复述“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过。

四、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投影片、多媒体录像课件(有条件的学校)。

五、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13个,读准多音字“没”。

2.学会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方法,理解“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等词语。

3.读通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知道大禹决定治水的原因。

(二)教学过程

1、复习低年级语文课中学过的古代了不起的人物,导入新课。

2、揭示课题。

(1)幻灯投影(或多媒体课件展示):

画面出现滚滚洪水及大禹的画像。认识大禹是古时代我国伟大的治水英雄。

(2)板书课题:大禹治水。教学“禹”字。

3、自学课文。

课文中,具体描写了大禹治水中那件生动的事例?这件事告诉我们大禹是用什么样的治理洪水的`?(要求用课文中的关键词句来回答。)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划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思考:课文写了大禹治水几过家门而不入的事?他为什么过家门而不入呢?

4、检查反馈。

(1)抽生分别朗读课文第1一6自然段。

(2)选择多音字正确的读音。

淹没(méim)睡觉(jiàojué)

(3)连字带词认读13个生字,重点指导“凿”、“渠”、“耽”三字的笔顺笔划。

(4)说说:课文写了大禹为了治水几过家门而不入的事?他为什么几过家门而不入呢?(找出有关的词语简要回答)

5、学习课文第:自然段。

(1)抽生读第1自然段。

大禹为什么要去治理洪水?

(2)分句理解:

①指名读第1句。

A.“相传”是什么意思?

B.黄河作为我国的第二大河,又称之为母亲河,谁能简要介绍一下它的概况?

②指名读第2句。

A.播放洪水泛滥的录像片段(或课件展示)。

B.理解“凶猛”:“凶猛”一词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理解)“凶猛的洪水”给老百姓造成怎样的灾难?(田地——淹役;房屋——冲毁;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是什么意思?(引导学习课文“提示”理解)

③齐读第3句。

由于黄河水灾危害大,所以大禹决定——(治理洪水)。课文用“于是”表示什么?能用其他的词语代替吗?(“因此”、“所以”)

④齐读课文第1段。

6、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新词。(出示词语卡片)

(2)抄写生字。词语。

(3)自由朗读课文。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2一6自然段,了解大禹治水的经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教学过程

1.复习导人。

(1)读拼音写词语。(略)

(2)说说大禹治水的原因。

2.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划出能概括描写大禹是怎样“一心治水”的词语。

(1)这个自然段介绍了大禹的哪种治水方法?(“凿山开渠”)

(2)比较“常常”、“每天”,分别理解

是什么意思;如果交换一下使用,意思会怎么样?

3.学习第3、4、5自然段。

(1)细读第3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3自然段。了解:大禹第一次经过家门时,家里情况怎样?大禹又是怎么做的?

②理解“耽误”、“匆勿”的意思。

③板书:听到啼哭匆匆走了

④指导感情朗读。

⑤学生想象复述。

用自己的话,一边想象一边复述大禹第一次过家门而不入的情况。

(2)用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4、5自然段。

①学生自学,并要求用“——”划出描写大禹家里情况的词语,用“…”划出描写大禹行为的词语。

②理解“深情”、“抓紧”、“脚不停步”的意思。

③板书:望挥手抓紧赶路让告诉向家走去

④请学生分别有感情朗读第4、5自然段,然后想象复述。

(3)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举动感人至深,请把2、3、4、5自然段连起来深情地读一读。

4、作业练习。

(1)完成《作业本》第2、4题。

(2)各自复述“三过家门而不人”的经过。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复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经过。

2.学会写“被”字句。

3.学习第6自然段,知道大禹治水的结果。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指名复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人”的经过。

2.学习第6自然段。

(1)指名读第”句。理解:“一心一意”是什么意思?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说明什么?

(2)齐读第2、3句,理解“制服”和“安定”的意思。

①联系第一自然段内容,说说洪水“凶猛”时是怎样的情景?“制服”以后呢?“终于”一词说明什么?

②出示下列两个句子,请学生读一读,比较一下。

A.经过辛勤劳动,洪水被制服了。

B.经过13年的辛勤劳动,洪水终于被制服了。

通过比较,说明黄河闹水灾不是轻易就能治服的,而是花了整整上3年的心血。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大禹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人”了。

③有感情地朗读第6自然段。

3.小组轮读全文六个自然段,抽生复述。

4.全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我们应该学习大禹的什么?

“凶猛”的黄河水灾终于被治服了,大禹一心治水,公而忘私,造福人民的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5.作业练习。

(1)改写“被”字句,《作业本》第6题。

(2)课外阅读一描写我国古代杰出人物的文章。

《语文教案精华【9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