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5-08-19 07:11:06
[热门]语文教案5篇

[热门]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一、导入揭题

1.出示黄叶:同学们请看,今早老师在上班的路上,玄武湖边捡了两片――黄叶,我为什么要悄悄珍藏这两片黄叶呢?因为在我的心目中,“黄叶”是秋天的象征,那么在你们的心目中,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你们眼中的秋天色彩斑斓,转眼间,有到秋天了。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让我们跟随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大自然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板书:秋天王宜振)

3.简介王宜振:王宜振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山东人,今年60岁了,和我们学校的王校长、卢校长、卢老、耿老崔老师(正好在听课)他们是同辈人。他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知心朋友。(指读名字,注意“振”的发音)

二、初读课文

4.请看(出示课件秋景图,《秋日私语》音乐响起),老师朗诵全诗。

5.看了秋景,听了描写秋天的诗,你对秋天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生自由发言)

6.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迷人的,而诗人笔下的秋天更令人陶醉。你一定也很想读读这首诗吧?请同学们打开书到17页。

注意听要求:(1)边读边标出小节数;(2)读准字音,圈出生字;(3)读顺句子,注意长句子中间的停顿。

放声地朗读这首诗吧。(生自由读书,圈点)

7.这么美的诗,我们要想读好,首先要读准(字词)。

(1)出示词语:桂子、香气、苹果、红袄、葡萄、紫袍、(后面是书后3词语);

(2)注意读音(这些读音和写法也要看仔细):脚印、柔韧、珍藏、红缨、嚷着。

8.全诗共有几小节?想不想读给大家听听?(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好,看看他们字音读准了没有,语句读通顺了没有,听上去是不是很美?

(指名读每一节,注意正音评析;重要的诗节,正音后全班齐读或男女生分读)

9.这首诗写得这么美,你最喜欢哪些部分呢?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然后,再指名读,喜欢这部分的同学一起读)(老师注意引导每一节的熟读)

10.我们读了自己最喜欢的诗节,跟着诗人走进秋天,看到了秋天,那么你能告诉大家这首诗主要写了秋天的`哪些美丽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呢?(板书:美景――红色笔)

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生自由读画)

11.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老师顺势引导归类、板书:秋阳、秋风、秋色、秋实、秋香)

12.风景如画的秋天,秋阳娇艳,秋风飒爽,秋实累累,秋色怡人,秋香飘溢(师指板书),让我们伴随《秋日私语》的优美乐曲,再次轻轻齐读这首诗。

三、教师小结

13.读到这里,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呢?(生自由说)

下节课我们继续品读,继续欣赏。

四、练习写字

14.现在来看看这一课的生字,你认为哪些字读写时要特别当心的。

15.老师范写“柔”、“肠”。(边写边将注意点,生跟着书空)

16.学生完成书后2描红练习。

五、板书设计

4 秋天

zhen

王宜振

美 景

秋阳秋风秋色秋实秋香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几种有趣的书的发展历程。体会中国古代,现代人的聪明才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认识本课11个生字。

教学难、重点:

1、了解书的发展过程的`几个阶从而懂得事物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2、认识11个生字。

教学准备:插图或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你们喜欢读什么书?你认为这些书怎么样?那你知道他们的历史吗?你们手中用来学知识的书,在两千多年前可不是这么轻,用起来这么方便的。你想知道它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吗?让我们快快进入今天的“快乐读书屋吧!”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标出不认识的字。

2、检查生字,练读。

3、小组合作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动笔画一画,把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把时间充分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

4、指名读课文,标出段落。

三、结合插图,理解课文。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通过读一读, 议一议,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书籍发展的几个阶段。

2、学生自由汇报自己读懂了什么,有疑问的提出来,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四、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什么样的书?(交流汇报)

(通过预先留下搜集材料的作业,让学生们自己掌握惧资料的能力并积累更多的知识。)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 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2、 了解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人类一定能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教学重点、难点

1、 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事物。

2、 准确生动的语言。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作者简介:郑文光,生于1929年,科幻小说家,广东中山人,生于越南海防。1954年发表科学幻想小说《第2个月亮》,后即致力于科学幻想小说和科学普及读物写作。作品文字质朴流畅。故事构思新颖,人物形象生动。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思考:读了课文之后,请你说说宇宙里有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宇宙里有恒星、行星、星云……

2、 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21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11)说明宇宙里有些什么,从而说明宇宙是物质的。

第二部分(12-20)介绍宇宙中的恒星系以及宇宙的运动,从而说明宇宙是运

动的,是无穷无尽的。

第三部分(21)说明宇宙是可以认识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第一部分,思考有几个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学生讨论、交流

板书 1、(1)开门见山,以亲切的口吻召唤读者,引出说明对象。

< ……此处隐藏1826个字……注意加上“左排的同学”。还可以指导学生加上称谓、姓名来说。)

2、观察图画,强化认识ai(示图)

师:谁能用前面学过的人名,为图上的两个小朋友起个名字,并带名字说一说谁高谁矮。(引出“高矮”,初步帮助学生建立形成反义意识)

师:ǎi是几声,它的一声该怎么发?请小朋友们齐读。(āi)

师:ai是由哪两个字母组合在一起的?(板书:ai)大家再大声的.齐读两遍。

3、借助ao的发音方法,自主练习领略ai的发音四声的发音。

师:还记得ao是怎么发音吗?(可再示范一遍)请小朋友们自己试着带上声调读一读。然后小组读。(观察学生发音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师板书:āi ái ǎi ài)

师:有自信的同学能单独读一读吗?(再次强调口形的滑动变化)

4、自主练习ai的写法

师:有谁愿意上黑板写这个复韵母?

师:请你给这位同学一个合理的分数,说一说为什么值这个分数?

(补充评正)

师:请你们以最快的速度在书上43页写一写ai(和写ao一样,注意学生书写时的正确姿势、两个字母的间距)

(三)儿歌教学

1、借助多媒体,学习重点字词

师:请小朋友们把儿歌中含有ao、ai的音节分别用△和○标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师:你们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方法拼一拼吗?哪些音节拼读起来还有困难请

语文教案 篇5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王愿坚的文学常识和写作背景。

2、 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及重点词句的深刻含义。

3、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难点:

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走进课本

1、作者简介:王愿坚(1929—1991),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

3、字词积累:(找出重点字词与易读错的字)

(二)合作、探究

活动一:(学法指导:自主学习,养成查资料的好习惯)

朗读小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准确、流畅,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语气、停顿、节奏、重音,并通过这些方面的变化表现人物和情节。当然,读出情感的另一个重要前提是把握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借助于表情、动作和声音的设计。

1、请同学们用你的理解把文章所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1) 读对话,准确把握不同人物的心理、语气。(如“人群和担架都停下来……僵住了”。)

(2) 读语言,表现人物的神态、语气。(如“吃草。嗯,说得好……吃得胜利了”。)

(3) 读描写,读出情感,读出节奏。(如“杨光不安地走过去……敬礼也忘了”。)

2、 默读全文,说一说,这篇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活动二:(学法指导:品读课文,找出让你感动的字与句子,并说说自己的理由)

让我感动的句子是

让我感动的理由是

活动三:(学法指导:扩大阅读,追求个人感悟,创作并大胆地把它说出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1、小组竞赛,读书后第一题

2、学完这篇文章,你对草有怎样的理解,写一写。

三、小组合作总结

学法指导:体会最深的是什么?还有哪些遗憾)

四、当堂训练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蔫巴( ) ②蒜苗( ) ③背阴( )

④绽开( ) ⑤瘦弱 ( ) ⑥火燎( )

2.句中有错别字的是( )

A.靠着警卫员的扶持,周副主席在担架上半坐起来。

B.他费了好大劲,才把身躯往担驾边上移开了些。

C.不知是由于疲累还是怎的,他倚在警卫员的肩头,仰起了头,眼里浮上了异常的严肃的神情。

D.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3.解释下边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一位藏族同志指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说:“就在这里,在奶粉厂旁边,我们要建一

座糖厂,这里是最甜的地方。”

五、巩固、拓展延伸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理清课文的线索。

2、体会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表达作用。

3、学习周总理的高尚人格。 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教学难点: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表达作用。

知识链接:

1、小说的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3、小说的特点:细致地刻画人物形象、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具体生动的环境描写;

4、 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的不同原形的一些特征加以综合而成。因此,比现实中原形更为典型。包括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 、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5、小说的情节:(序幕、)开端、发展、**、结局、(尾声)

6、小说的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7、环境描写的作用: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

8、小说的分类:长篇、中篇、短篇(特殊类型-微型小说)

9、学习阅读小说的方法:读情节——析人物——揭根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活动一:(自学书后2、3题,小组合作讨论)

活动二:(学法指导:品读课文,找出找出精彩的语句进行赏析)

二、学会赏析重点或精彩语句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两个“就会”强调了什么?

2、周副主席又举起那棵野菜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

3、我认为其他精彩的语句有

三、小组合作总结

四、当堂训练

1、你一定有课外读书笔记本吧!请你为它写一副对联式的自勉语。现已拟出上联:“天天阅读乐趣多多”,请续写下联。

2、读下面的一段文字,谈谈从中获得的启示,不少于两点

(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3、古代诗歌中,有很多赞美草的诗句。请你写出其中完整的两句。

五、巩固、拓展延伸

见《练习册》

《[热门]语文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