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步诗教案

时间:2025-08-09 15:59:04
七步诗教案

七步诗教案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步诗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步诗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七步诗》的由来,能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2、进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体会诗人的感情,教育学生要相互关爱。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今天咱们要跨越历史的长河,一起回到遥远的三国去,去感受三国的历史和文化,同学们准备好了没有?

(2)在三国,有一位诗人写过一首诗,至今还流传着,世人皆能吟诵,同学们也不例外,这首诗叫做(同学一起回答)。出示课件,在黑板上板书课题《七步诗》

2、检查预习,认识作者及写作背景:

(1)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谁能说一说通过预习,关于这首诗你都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在学生发言的过程中,课件出示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2)这首诗是曹植在哥哥曹丕的逼迫下写出来的,假如你是曹植,你会怎么说?(学生举手发言,教师予以点拔)。

(3)让我们时光倒流,一起看一看当时的情景。(播放影片)课件出示:看到此情此景,你看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1)这首是诗是曹植在他哥哥曹丕的逼迫下完成的,如果他不能写出这首诗,他就有性命之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赏析一下这首诗。(课件出示古诗)煮豆 //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相结合,教师着重指导停顿的地方。

(3)指导理解诗意:(先了解每个词的意思,然后把词的意思串成一句话就是这首诗的意思,注意课文中注释的地方)(4)学生自主理解,教师点名回答。

(5)教师课件出示诗意,加深学生的理解。

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后,留下豆汁来做成羹。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你我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

(6)提问:什么是“豆”?什么是“萁”?(豆类植物脱落下剩下的茎)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后把“豆”和“萁”的卡片粘贴在黑板上。“豆”和“萁”是什么关系呢?(同根生)

(7)了解了豆和萁的关系后,大家能猜出谁是“豆”?谁是“萁”吗?(引导学生说出豆是曹植,萁是曹丕后,把“曹植”和“曹丕”的卡片粘贴在黑板上。)

4、理解感悟,体会诗人的情感。

(1)我们能读懂、理解诗句,我们的学习能力也得到提高,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要走进诗人的内心,一起去感觉诗人的内心世界。

(2)再读一遍诗句,找一找,看一看通过哪一个字,你能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把找到的字圈起来,体会到的诗人的情感标注在旁边。(3)根据学生的回答着重讲解“泣”和“煎”。

① 谁在哭泣?(曹植)男儿有泪不轻弹,曹植为什么哭泣?(学生自由回答)② 从“煎”你看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4)当时曹丕是怎样对曹植步步紧逼,我们一起看视频。(播放视频)

5、扩展延伸。(1)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这首诗的来龙去脉?你会像曹丕那样对待自己的家人吗?会那样对待你的同学吗?为什么?你觉得兄弟之间,亲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

(2)当我们看到兄弟不合,甚至骨肉相残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劝他们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3)这首诗同学们都会读了,那么你们会唱吗?最后,我们一起来学着唱一唱,好不好?(播放音乐)

5、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家长听。《七步诗》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六年级下册中的《七步诗》。下面我从教材、学情、教学流程这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七步诗》作者是三国时期的曹植。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曾与曹丕竞争太子之位。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王。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族王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因为曹植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而被押进朝廷问罪。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开口求情,曹丕便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作诗一首,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

2、教材地位及作用:《七步诗》是人教版第十二册中的一首诗。本册是全套教材的最后一册,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掌握了一些了解古诗大意的基本方法。本组教材的安排,是为了提供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不要求详细讲解。重点放在背诵上。

3、教学目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高年级语文教学的要求,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教学目标设定为: 知识与技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中的情感。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借助课件,展开想象来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其中的韵律美。

2.引导学生学习课外古诗,进行相关类别古诗的整理,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课件和图画读诗,想象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的大概内容,理解一些字的含义,体会诗中的韵律美。教学难点:通过反复朗读,借助插图,想象诗中描绘的场景,感受诗句的情感。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词,掌握了一些了解古诗大意的基本方法。多数同学能够独立学习。剩余部分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也能够理解。

三、说教学:

(一)情境激趣 揭示课题

大家都知道我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哪些人物、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曹操,他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有一段恩怨故事不知道大家清楚不清楚?

(设计意图:讲故事引题的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体会意境打下基础)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在师范读后,让生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生自由练读朗读后,教师 指名读,指导读正确,读流利。

(三)理解诗意,深入朗读

1.在理解之前,咱们先交流交流,平时,你们都用哪些方法来理解诗的意思呀?

学生交流学习方法,共同总结出理解古诗的方法:

2、看课件出示词语解释,帮助学生理解句子。

四、说学情:

试着说一说 ……此处隐藏8352个字……全篇故事的含义来对个别词义进行解释。

3、《七步诗》是曹操的三儿子曹植所著,这古诗有一定的背景,我们都知道,曹植引用豆和豆萁的关系,发出了相煎何太急的叹息,(手足之间为什么一定要相互迫害呢?)而我们的孩子只是理解了古诗的意思,对于此诗所处的背景他们是否理解?而我认为,只有了解其背景,才能真正领悟这首诗的意义。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对本诗的创作背景进行解释。

七步诗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拼音认读本课4个生字。

2.了解《七步诗》的由来,能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

3、进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并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体会诗人的感情,教育学生要相互关爱。

教学准备:

1、多媒体。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曹植像(课件出示)

师问:同学们,这个人你们认识吗?(学生回答)

2、对,他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七步诗》作者:曹植,有谁知道《七步诗》是怎么写出来的吗?出示课题:《七步诗》

3、简介曹植和《七步诗》的由来。(PPT出示)(2分)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字子建,著有《曹子建集》,存诗80余首、赋文40余篇。10余岁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南朝诗人谢灵运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健(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从后人的称赞中,可见曹植的才学非同一般,有着极高的.文学造诣,也从而有了才高八斗的说法。

曹植是曹操第三个儿子,他有个哥哥叫曹丕,两人是亲兄弟。因曹植有非凡的才华,曹操很疼爱他,遭到曹丕的嫉恨。曹丕当上魏国的皇帝之后,怕曹植跟他争夺王位,就想迫害他,于是就宣他入宫,要他在七步之内做成一首诗,做不出来就把他处死。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他强忍着心中

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在七步之内就作了一首诗,当场念了出来。因为这首诗要求在七步之内做成,所以叫《七步诗》。(板书)曹植也因此而保住了性命。

4、出示:曹丕迫害曹植的视频。(播放PPT)

5、齐读课题。回顾学古诗的方法。

同学们,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回忆一下我们是怎样学古诗呢?(熟读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二、学生熟读古诗

1、现在知道怎样学习古诗了,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通顺。(出示)

1)自由读古诗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评议(读出感情)

4)、再指名读。再评议(要求读出节奏)

5)、师范读。(读出节奏)(出示)

6)、全班齐读

2、自主理解诗句意思。

接下来请大家默读这首诗,读的时候认真看看下面的注释,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字词可以查查字典,问问同学或老师,然后再想想这首诗大概讲了什么?

1)生自学古诗,弄懂诗句大意。

2)、小组合作,大家把你理解的诗句的意思讲给你小组的人听,他们有什么

建议或给予你什么样的评价?一会我们以小组的形式汇报,看看哪组同学能获得这次汇报机会。

3、检查引入意境,理解诗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通过刚才小组同学汇报,我们了解诗的大概意思,下面我要提几个问题考考

大家对这首诗的理解是否更加透彻,不知大家有没信心接受老师的考查。

1)“豆在釜中泣”中泣是什么意思?(哭泣)

2)文中字面意思是指什么在哭泣?(豆子)

3)它为什么而哭泣呢?(萁在釜下燃)

4)仅仅是因为被箭熬吗?(引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5)我们生活中煮豆时豆会“泣”吗?(不会)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萁在釜下燃,或者说因为曹丕和曹植是兄弟曹丕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否则就杀了他。)适当点写作方法:以物喻人

6)那文中的豆指谁?曹丕又指谁什么呢?他们都是曹操的儿子,是同胞兄弟,却互相残害。

7)诗人作诗时在想什么?心情如何?(比喻兄弟间互相残害,逼迫而伤心哭泣)

8)萁在釜下然,你认为这种哭泣是一种什么样的哭泣?(这仅仅是一种伤心的哭泣吗?(难受的、痛苦的、绝望的)

9)同学们,诗人曹植为什么要写这样令人难受的、痛苦的、绝望的、悲伤的诗句来呢?

(因为曹丕和曹植是兄弟曹丕要求曹植在七步之内做出一首诗否则就杀了他。)

师:是啊,所以诗人说: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出示)

10)从这句诗句中,你还读出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对于兄弟之间手足相残的无奈与哀怨。)

七步诗教案9

教学目标:

1、学习《七步诗》,了解这首诗的创作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帮助学生提高古诗鉴赏水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1、同学们,刚才老师走了几步呢?估计一下,大概用去多少时间?(30秒)那如果要准确地计时,我们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在古代,人们没有钟表,也没有手机,他们用什么来计时呢?(一柱香??)那有没有听说用步来计时的?古人的走大多是踱步?以步计时。老师走了七步,什么也没写出来,可是在三国时期却有人走七步写出一首诗,大家想不想去学学这首诗呢?今天我们就走进七步诗[板书:七步诗]

二、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10分钟)

1、将五关分别分给分给五个小组,主要完成自己负责讲的那一关,其余的四关也要部分完成。

三、自主学习展示(20分钟)

1、五个小组分别汇报自主学习成果。

四、总结(5分钟)

教师总结升华

附:

1、创作背景

这首诗始见于《世说新语?文学》。据记载:曹植的哥哥曹丕做了皇帝后,要想迫害曹植,于是命令曹植在走七步路的短时间内做一首诗,做不成就行大法(杀头),而曹植不等其话音落下,便应声说出六句诗来,这就是七步诗的来历。)

2、了解诗人

(1)曹植(公元192——232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子建,曹操的.第三个儿子。沛国谯县人,有政治雄心。他的哥哥曹丕当皇帝后,他受排挤、迫害,终生遭受软禁。

(2)让学生表演:(一生饰曹丕,一生饰曹植,其余饰大臣)

(3)用一句话来概括所见情景,并对此情形发表自己的想法,谈谈对曹丕的印象。

《七步诗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