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选)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一、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三、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四、课前准备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内容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课时安排:二课时
六、教学设计:
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
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 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一)学生自己 轻声朗读,思考回答下边问题:
(1)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有哪些人?
(2)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家庭?请给这个家庭以及每个家庭成员一个恰当的评价。
( )的家庭( )的我 ( )的母亲( )的妻子 ( )的儿子
(二)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你有一个苹果或一束花,你最想送给哪一个?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 看来大家都喜欢这样的家庭。当然,如此温馨家庭,是数不胜数,人们常说,家是爱的港湾,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蕴含着亲情的琼浆,即使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那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全体朗读课文,进一步感知内容。
要求:
1、注意字音、停顿、抑扬顿挫,轻重缓意。读准下列字音:熬 (ǎo ) 粼(lín) 霎(shà) 咕(gū)
2、就你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从你喜爱或理解的角度,请你给文章拟个副标题并简述理由吗?
A(亲情)B三代C温馨的家庭 D一家人)……
3、文中的一家四口人,你最喜欢哪一个?为什么?(以下举学生部分发言)
喜欢文中“我”,因为他有责任感,孝敬老人……喜欢文中的“母亲”, 虽然自己腿脚不灵便,但她深爱孙子,宁愿受累选择了大路。喜欢文中“‘我’的儿子”他聪明,可爱,听话……学生讨论交流回答后,师生评价。
4、请复述课文内容。
三、品读文段,美点寻踪。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形象的给人以强烈美感、句段,并从思想内容、文章的自身语言和结构特色等方面说说美在哪。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评价。
2、提示:写人的写景的句段,可从用词或修辞去欣赏。
示范:A文章的开头美,美在“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开头有诗意的镜头。B“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地新绿随意的铺着”
3、美点寻踪:学生找出自己最喜的'句子,并说说为何喜欢?
4、学生发言,然后师生评价。(以下举一些学生发言的例子)
例1: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鱼塘,你看……
例2: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3:美在那无言的细节,你看: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就是爱,这就是责任,这就是尊老爱幼美好家庭,,结尾点明题旨。句式整齐、对称)
例4: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写出孩子的活泼、可爱,聪明)
四、问题探究:
1、当散步发生分歧时我是怎样处理的?我为什么这样决定? (委屈孩子决定走大路,儿子小我可以背他,母亲老小路不好走。)
2、 “我”本来决定走小路,后来为何又走大路? (走小路应该爱是母亲的决定,我尊重母亲。这个决定更完美,这才是作者的创作意图。)
3、文章结尾作者说“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4、题目《散步》是从主要事件的角度确定的,请你从另一个角度给本文拟一个标题,并说说你的理由。
五、展开想象 体验感受
1、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爽快地毫不犹豫地依从儿子走小路,那么母亲会怎么想?
2、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六、学生质疑,师生共同释疑 七、比较阅读,学法实践。 要求:读课后“‘研讨与练习三’”短文:《三代》,试着实践学法:
(1)重拟标题;
1、让学生自读、思考、自由讨论。
2、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发言后加以点评、明确。 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 如: ①交叉路口 ②一家人 ③感人的画面 ④责任 ⑤背影 ⑥ 爱…… (注:发言时可让学生略解释重拟此标题的理由,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2)品读文句,美点寻踪: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回答:: “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牵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让我感受到“爱”的温暖,这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先生”。画面真美、感人。 “我不怪你,是我自己撞上的……”表现出 那“先生”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3)这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你的理由。
七、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感受了两家祖孙三代那温馨的亲情。我们采用先“阅读感知内容,再品读寻踪美点”的方法学习这两篇文章,这是我们学习美文的一般方法。希望同学们按这方法去学习美文。
八、 板书设计: 散 步 莫怀戚
我 妻子
< ……此处隐藏1561个字……。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3.初步感受竺可桢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简介生平。
(1)我们已学过的课文中有哪些是介绍科学家的?
说说科学家茅以升、李四光的事迹。
(2)简介竺可桢生平。(见“背景知识”)
2.听录音,感知大意。
(1)听课文录音,思考:课文写了竺可枚的哪几件事?
(2)交流讨论。
3.自读课文,自学字词。(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
(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
(2)自学字词。
(3)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4.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词,说说易读错、写错的字。(篇一遍辨一辩)
支撑旋钮哆哆嗦嗦与世长辞巡逻
喧闹辨别从不间断车水马龙荣誉
(2)说说词语意思。(“哆哆嗦嗦”、“与世长辞”、“从不间断”、“车水马龙”)
(3)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其中一部分。与课文后续学习有联系的可存疑。
5、自由读课文。指名分自然段读文。评议
6.作业:
(1)《作业本》第2、3、4题。
(2)朗读课文。
语文教案 篇6【教学目标】
1、认识“蛋、取”等12个生字,会写“听、唱”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3、知道维护环境,保护小动物。
【教学目标】
2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1、出示插图:
两只蛋,旁边画有一只小鸟。
看见这些你会想到什么?
2、教师板书课题:
两只鸟蛋
同学齐读课题。识记“蛋”字。
给“蛋”组词。
课文讲了两只鸟蛋的什么故事呢?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注意本课所要学的生字,要求:
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指名当小老师领读生字。
3、自主选择生字进行学习,并读出该字所在的小节,教师随机选择句子进行指导朗读,并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练读。
例:捧 连 忙
⑴ 读第三小节。
⑵ 用动作表示“捧”。
⑶ 用“连忙”说一句话:
定、向:
讲解字形、间架、笔顺、笔画,并练写。
取、凉:
练习 “鸟蛋凉凉的”和“凉凉的鸟蛋”两种短语形式。
4、除了课文,你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这些字?
5、分小组出示同学收集到的有这些生字的报纸、杂志、商标等,念给小组的成员听。
6、全班交流:
将自身收集的资料分别粘在小黑板上,并读给老师和同学听。
结合生活实际认字。
7、自由读课文:
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8、指名分节读课文。
9、选择自身喜欢的小节进行练读。
10、小组之间采用互读或者齐读或者组长指名朗读等方式练读。
二、再读感悟
1、再读课文:
找一找文中写“我”动作的词语,圈出来。
同学回答,教师板书:
取、拿、捧、走、送还、听见、抬、投向
2、说说“我”是怎样做这些动作的?用“ ”划出:
教师出示所划短语,请同学选择相应的'进行粘贴。
3、理解感悟:
⑴ 假如鸟蛋拿在你的手心,你的心里会怎么想?
朗读,体会“真好玩”。
⑵ 假如你是鸟妈妈,看见这情景你的心情如何?
理解“焦急不安”。
5、质疑解疑,例如:
鸟蛋怎么又是小鸟?
可以让同学自由提问,自主回答。
6、再读课文,把你所体会到的用朗读体现出来。
三、书写指导
口字旁的字“口”要写小些。
走之底的写法仔细指导,是三笔。
四、拓展练习
1、师:我把目光投向高远的蓝天,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2、小组讨论,说一说,议一议。
3、学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什么?
五、小结
【板书设计】
9、两只鸟蛋
小心地 捧
连 忙 走
轻轻地 送还
语文教案 篇7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字
2、朗读课文
二、看课文动画,整体感知
三、以读代讲,引导感悟
1、出示填词练习:()的小鸟
大家看得真专心,现在谁能用书上的一个词告诉大家?这是一只()的小鸟?
a、“可爱”,“非常可爱”指导读词语,突出“非常”。
b、给“非常”找近义词。
c、划出树上些小鸟非常可爱的句子,练习朗读。(教师从颜色、机灵的眼神加以指导)
d、练习用“非常”说话。(指导注意把话说具体,如:小红学习成绩非常好,每次考试都是100分。)
e、再读第一句。
2、你们喜欢这只非常可爱的小鸟吗?文中的“我”也很喜欢它。往下读你们就知道了,齐读(第一段的二、三两句)
3、师:突然,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那声音听起来多(焦急)呀!什么是焦急你们知道吗?(非常着急)这两只鸟在焦急的说着什么呢?请同学们好好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看看自己能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a、学生自由读书。
b、学生想象发挥。
c、指导学生在表演中理解“焦急”,练习用“焦急”说话。
d、听到小鸟焦急的'叫声,我多心疼它们呀!齐读第三自然段。
4、师:我喜欢小鸟,心疼小鸟,所以,我决心放它回家去。
5、故事的结果是什么呢?谁知道?你怎么知道的?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指导背诵
多么可爱的小鸟,多么善良的小朋友,这样的一个故事,如果我们能把它背下来,讲给更多的人听那该多好呀!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把它背下来吗?试试看!
练习背诵(自由背、同桌互背)
五、扩展练习
小朋友放小鸟的故事被我们附小电视台的小记者知道了,他们想采访那位放小鸟的小朋友,现在,你们都来当一回放小鸟的孩子,老师就是那一位小记者。采访马上开始,准备好了吗?
1、你放走的小鸟是什么样子的?
2、你喜欢那只小鸟吗?为什么要把它放了?
3、那你以后准备怎样保护小鸟?
六、总结全文
这一节课,我们见到了非常可爱的小鸟,当了一回动物语言翻译家,还接受了电视台小记者的采访,知道了鸟是我们的好朋友,下一节课,我们还要练习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精彩呢。